日前,走進武都區各鄉鎮,田間地頭里隨處可見農民們辛勤勞作的身影。在林里村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村民揮動手里的鋤頭,忙著栽種中藥材,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熱鬧的勞作場面。
魚龍鎮是武都區“米倉”紅芪的核心生長區,氣候和地理條件適宜中藥材生長。今年以來,魚龍鎮圍繞“組織強、產業興、群眾富”的目標,由村黨支部牽頭,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為抓手,充分發揮黨支部書記引領集體經濟發展的領頭雁作用和能人大戶帶頭作用,通過流轉土地,以合作社形式實現中藥材規模化種植,形成林里、瓦房、劉家灣、倉頭山、上尹家、龐家山等中藥材規模化種植基地。
“以前我們光種糧食,經濟效益比較低,現在在政府的帶領下我們種植中藥材,不光有政策扶持,還有技術指導,掙得多了,日子也紅火起來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村民老楊笑呵呵地說道。
近年來,魚龍鎮立足資源優勢,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將糧食生產任務細化落實到村、責任到人,向群眾廣泛宣傳做好糧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由村黨支部書記牽頭,流轉閑置土地種植馬鈴薯,確保土地不閑置、糧食能增產、農民有增收,做到“手里有糧,心里不慌”。
(通訊員 石晨)
責任編輯: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