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保山市污染防治攻堅戰交出亮眼“成績單”。
5月11日上午,保山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明彥向記者介紹,2021年,保山市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影響民生福祉的環境問題為導向,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藍天、碧水、凈土”保護有力
據李明彥介紹,過去一年,保山市在打贏打好污染防治“藍天、碧水、凈土”3大保衛戰方面全面部署,深入推進,有力有效。
不斷加大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治理力度,打贏藍天保衛戰。209戶“散、亂、污”企業完成分類處置工作,5縣(市、區)建成區淘汰、改造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61臺;全市淘汰黃標車5852輛,淘汰國三排放標準老舊柴油貨車1258輛;209座正常營運的加油站,建成油氣回收設施;建成機動車遙感監測系統1套、黑煙車抓拍系統1套、機動車環保檢測站19個、檢測線49條,建成機動車排污監控平臺并實現國家、省、市三級聯網。
強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確保飲用水水源安全。通過“劃、立、治”,完成8個縣級及以上、12個“千噸萬人”、55個鄉(鎮)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
此外,圓滿完成了保山市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基本掌握了全市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全市323個行政村完成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36.25%。
“全市目前劃定生態保護紅線5121.72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6.87%,森林覆蓋率為69.83%,森林蓄積量達到1.24億立方米,區域內重要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李明彥說。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環境監測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保山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7%,同比提高了0.5個百分點。
同期,保山全市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成果豐碩。保山市、騰沖市分別獲得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楊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理委員會榮獲“中國生態文明獎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瀾滄江“永保橋”水質自動監測站評為全國“最美水站”;昌寧縣獲得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命名,騰沖市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為“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經濟學”項目中國唯一入選案例。
目前,保山全市大氣、水環境質量保持優良,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下一步,我們將從筑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第一道防線、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優良、抓好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推進綠色低碳發展4方面重點著力,堅決守護好保山的綠水青山、藍天白云、良田沃土,持續筑牢滇西生物生態安全屏障,以優異成績為黨的二十大獻禮。”李明彥表示。
(記者 孔垂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