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州縣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立足農業戈壁資源和產業優勢,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要求,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以日光溫室、鋼架大棚、養殖、特色林果為主的戈壁農業面積持續擴大,產業增效益,農民增紅利,戈壁農業盛開“高效”花。
初夏時節,萬物勃發。在瓜州縣廣至藏族鄉戈壁產業園區的日光溫室里,蜜瓜新品種“小糖丸”長勢喜人,近期已陸續成熟上市。“我今年種了兩棚小糖丸西瓜,這個瓜的特點就是皮薄、汁多、糖度高,并且種植周期短。今年4月20日就陸續上市銷售,當時是1斤7塊錢,短短十幾天時間兩棚瓜就被搶購一空,一座棚收入大概2萬元。”瓜州縣廣至藏族鄉岷縣村村民汪彩菊笑著說。
為做強做優戈壁農業、夯實筑牢發展根基,瓜州縣廣至藏族鄉還引進流星雨、巴西清喉、金香玉等特優西甜瓜品種,發展設施農業西甜瓜種植1300余畝。同時,與深圳陽光莊園、廣州金山果業、海南王品等國內知名果蔬企業簽訂西甜瓜種植訂單,推動西甜瓜產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讓更多的群眾富在產業鏈上,有效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瓜州縣廣至藏族鄉著力培育壯大富民增收產業,初步建成了集精細果蔬育苗、種植,新特林果示范、推廣、高新技術應用、培訓為一體的現代戈壁農業綜合示范園區,戈壁農業已成為廣至藏族鄉產業化程度最高、聯系農戶最廣、農民收入比重最大、農業增收效益最為顯著的支柱產業。
同樣,在瓜州縣沙河回族鄉民和村農業示范園溫室大棚里,人參果、油桃等各類時令水果競相生長,靜待上市。正在大棚中采摘的種植戶楊秀禮看著成熟的果實喜笑顏開。“去年天氣轉暖得早,油桃已經有乒乓球大了,今年氣溫低,現在剛坐果,但是今年的坐果率不比去年差,一棚油桃預計能收入1萬余元。”瓜州縣沙河回族鄉民和村種植戶楊秀禮說。
現如今,戈壁農業已成為瓜州農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種植的西紅柿、火龍果、人參果、蜜瓜等農產品成為消費者手中的“香餑餑”。“今年大棚西紅柿一茬產量估計在5000斤左右,從年后第一批成熟到現在,這已經是第三茬成果了,收益相當可觀。”瓜州縣沙河回族鄉民和村種植戶張學女說。
近年來,瓜州縣發展以日光溫室、鋼架大棚、養殖、特色林果為主的戈壁農業面積累計達到2.1萬畝以上,已形成了蜜瓜6萬畝、枸杞15萬畝、中藥材10萬畝、草食畜140萬頭只的產業格局。
(通訊員 佘敏 李曉霞 聶耀文 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