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機械行業門檻低、科技含量不高一直是企業發展跨越的一大制約。如今隨著全縣高端裝備產業整體推進,石油機械制造智能化升級迫在眉睫。”作為建湖縣石油機械行業協會會長,建湖縣鴻達閥門管件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啟春一直關注著石油機械制造的“智改數轉”。
建湖擁有“中國石油裝備制造基地”之稱,現有企業560余家,有較為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鏈,是當地高端裝備產業的重要板塊和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幾年,石油機械行業進入新一輪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快生產設備和技術的升級改造,正朝著更高效、更環保的高端裝備產業發展目標邁進。
為了幫助石油機械裝備生產企業解決產業智能升級等“成長的煩惱”,建湖縣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加快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在為石油機械企業紓困解難的同時,也為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這批新型的智能設備是最近剛剛購進的,對公司的規范化生產和可持續發展將有極大促進作用。這還多虧了退稅新政。”在鴻達閥門管件敞亮的車間里,一臺臺全自動數控機床整齊排列,現代化生產線躍然眼前。吳啟春表示,早在去年,公司就計劃購進這批智能設備,來升級生產技術,但是由于資金問題一直沒有推進。這次收到199萬元的留抵退稅金額,盤活了公司資金,順利購進了這批設備,為公司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助力。
建湖縣鴻達閥門管件有限公司創建于1998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專業的石油機械制造商、全縣石油機械行業龍頭企業,還是國家“專精特新”和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的鉆桿自動排放裝置等數百項產品暢銷國內多家油田及國外市場。
去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420萬元,今年上半年又申請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119萬元,鹽城市崇達石化機械有限公司在收到退稅減稅政策支持后,再度激發了自主創新的研發動力。董事長曾崇達介紹,今年企業新上技改項目占地21畝,新建標準廠房6000平方米、科研中心2000平方米,利用閑置廠房7000平方米,實施高端井下閥門設備技改項目。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新增銷售4500萬元每年,高端井下閥門設備生產能力達1000臺(套)。
“公司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托舉賦能。”曾崇達感慨道,給力的稅收政策和優質的稅費服務是公司科技創新、智能升級的助推器,助力企業順應智能發展趨勢,在技改升級上有信心、有底氣,持續加碼,一路打通高品質發展路徑。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用好退稅減稅政策,為石油機械制造企業“強筋壯骨”。建湖稅務部門緊緊圍繞地方產業發展規劃,將石油機械制造企業列入重點服務清單,建立石油機械轉型升級企業清冊,組建專業骨干團隊,實施分級分類負責,確保第一時間將政策落實到位。
崇達公司智能升級是建湖石油機械產業“智改數轉”的一個縮影。在建湖“智改數轉”已成為石油機械這一傳統產業的必修課。
“國家出臺了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對于我們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江蘇普盛石化機械有限公司財務主管范文勇表示,近兩年公司廠房全面搬遷,并對新購置設備全面進行智能升級,其間適逢疫情、原材料價格上漲,加之貨款回籠慢,購置設備的資金讓公司很頭疼。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推出后,僅留抵退稅一項,公司就及時享受到20多萬元。“真金白銀實打實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有了這筆錢,我們剛籌建的新廠房配套的生產設備也就能及時跟上了!”范文勇欣喜道。
自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實施以來,建湖縣稅務局通過舉辦石油機械行業稅企懇談會、留抵退稅政策宣講等活動,多維度解讀政策,第一時間建立企業清冊和退稅臺賬,采取集中推送、主動提醒、精準對接的形式,分對象、分渠道做好政策輔導,形成“宣傳+申請+輔導”的全鏈條政策傳導與辦理流程,確保納稅人快捷辦理、應享盡享。與此同時,稅務部門還依托“長忠工作室”和“稅務專家門診”等平臺,搭建稅企聯系溝通橋梁,了解企業涉稅難題和訴求,及時答疑解惑,推動退稅新政落地落實。
“建湖石油機械行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如今,這條產業鏈正在智能升級的‘熔爐’里不斷提升。”建湖縣石油機械行業協會會長吳啟軍信心滿滿,表示隨著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石油機械行業一定會煥發新活力,在世界石油裝備舞臺上“建湖制造”將更加耀眼奪目。
(左向東 季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