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盤,減速器板塊持續拉升,帶動整個機器人概念股翻紅。
軟控股份、亞威股份、鳴志電器漲停,綠的諧波、拓斯達、福能東方、九號公司-WD、英威騰等均一度漲超5個點。
(相關資料圖)
機器人這波炒作跟新能源車很像。
先從整機,再到機器零部件,都有強勢的延伸分支。汽車是一體化壓軸,機器人則是在減速器上不斷高切低,強周期屬性很強,有趨勢大牛。
減速器分為通用減速器、專用減速器和精密減速器。從技術壁壘來看,從字面上就能看出精密減速器難度最大,為人形機器人最核心的結構之一,其又分為RV減速機和諧波減速機。
RV減速機負載大、剛性強、結構復雜,價格更貴,通常安裝在機器人較大的關節處。目前主要生產企業為日本的納博特,A股龍頭是雙環傳動,其次是中大力德,然后秦川機床,昊志機電目前還處于研發狀態。
諧波減速機結構相對簡單些,不過精密度更高,主要應用在靈活細小的關節處。這是當下市場炒得最火熱的方向,主要有兩點原因:
⑴ 人形機器人與傳統機器人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關節數量變多,那么自然對諧波減速器的要求和數量將增多,手指上的一些小關節不可能去用RV,太不劃算。
⑵ 從國產替代方面看。此前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屬于中游,下游大部分是汽車廠。而在造車新勢力出現之前,優質汽車大多來自日本和歐洲,工業機器人是他們供應鏈中重要的一環,自然牢牢把持,后來者很難進入。
人形機器人則不同,處于消費終端,其前身“協作機器人”很多都使用了國產的諧波減速器,所以綠的諧波在協作機器人的市場份額要比工業機器人高得多。
不過,諧波減速器目前的市場份額,超過50%還是在日本哈默納科手中。
A股龍頭是綠的諧波,占市場20%-30%的份額,目前漲5個點,已經三倍多。其次是同川科技、國貿股份,這幾個標的代表這個方向的氣運,只要趨勢不破,機會就還在。
全球諧波減速器市場規模預測,來源:東吳證券
說到這里,人形機器人的出現,讓沒有主題的市場又找到了投資方向。作為機器人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減速器的發展狀態在很大程度上能影響下游的發展。
而進入這條賽道,雖然國內玩家起步慢、技術積累少,但是目前已經快速崛起,尤其是在諧波減速器領域。
而在工業機器人中,諧波減速器的成本占比為30%-35%,在人形機器人中這個比值必然更高。以馬斯克說的2023年10萬臺估算,加上原本協作機器人市場所需用量,諧波減速器的市場規模明年就能達到60億元。
同時,在特斯拉的助推下,人形機器人大規模商用似乎已是注定的劇本,屆時其市場未必不能達到電動車的規模,最為核心環節的諧波減速器,屆時極可能成為千億細分賽道。
雖然放眼國際,我們還沒有站到微笑曲線的兩端,但是隨著下游人形機器人風口的來臨,肉吃不少,湯還是可以喝的。
關鍵詞: 機器人熱度不減 減速器概念股持續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