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以來,受累于眾多因素疊加,物管板塊指數出現大幅回調,導致行業估值失真。直至近期,這一情況出現扭轉,物管板塊開始底部企穩。究其原因,其一在于政策基調出現軟化,或將帶動開發企業現金流的改善。
【資料圖】
長期來看,地產行業穩健發展的趨勢未變,隨著關聯性的問題被逐步厘清,物管行業的獨立性得到進一步強化,其和開發行業之間的紐帶正不斷變松變弱,這一點從近期物業企業發布的中報中即可看出。
隨著物企業績逐步兌現,板塊基本面得以鞏固,筆者注意到,近期力高健康生活發布了其2022年上半年業績公告,公告顯示,公司上半年收入為2.078億元,同比增加19.5%,實現凈利約1819.2萬元,同比增長約5.2%,毛利約為人民幣6785.4萬元,同比增加約13.1%。在當前物業和地產板塊面臨巨大挑戰之時,公司依舊取得良好業績,不妨就此進行進一步探討其中的深層原因。
規模與效益雙維度提高,成長潛力浮出水面
細看這份年報,可以發現過去半年里,力高健康生活的盈利質量和規模質量均表現出明顯向上的積極態勢。
數據顯示,力高健康生活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078億元。進一步拆解到具體業務板塊來看,物業管理服務實現收入1.21億元,約占總收入約58.4%,同比增長28.2%;非業主增值服務實現收入5069.2萬元,約占總收入24.4%,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社區增值服務部分實現3567.4萬元,約占總收入17.2%,同比增長28.8%。
對此,筆者將從兩大維度進行分析:
其一,基礎物業穩健增長,奠定公司長期發展基礎。
物業板塊之所以是長期投資的優選行業之一,就是因為物業服務具有長續性,因而基礎的物業管理服務也是衡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從此角度來看,可以看到力高健康生活的物業管理服務實現了收入的大幅增長,作為公司未來成長的基本盤,該業務的增長無疑讓公司的成長增添了一份確定性。
從毛利率來看,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達到32.7%,其中物業管理服務毛利率為25.2%,同比維持穩定。對于物業企業而言,較高且穩定的毛利率,意味著公司已進入業務擴張成熟期,滿足了長期成長的基本條件。
其二,增值服務收入大增,成長速度獲驗證
在基于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在社區生活中構建的閉環生態圈里,物業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更在于是否有穩定的客戶群體、是否得到這些業主的信任,而這背后更體現的是物管企業能否為業主構建美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圍,能夠為客戶解決實際問題。
增值服務則是最能體現公司此競爭力的業務,從此次中期數據中可以看到,力高健康生活在增值服務方面展現出了較強的競爭力,28.8%的增速領先行業平均。此外,公司社區增值服務毛利率高達41.8%,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加快其成長速度。
綜合而言,力高健康生活在行業的長期成長性和可持續經營能力,正隨著公司物業管理服務的夯實和增值服務的加速成長,而得到充分確認,為公司的業績與估值進一步向上帶來了支撐。
合約/在管大幅增長,增長潛能釋放可期
物管行業的一個重要的競爭基礎在于依靠規模取勝,尤其是隨著過去幾年商品房銷售規模快步提升,傳導到下游物管行業,近幾年也將進入增量規模的提速釋放期,行業內部間的分化趨勢將愈發明顯。因此做大規模,不斷"跑馬圈地",對于物管企業是核心競爭要義,只有在規模之下才有更大的利潤空間和借助"規模效應"提質增效的機會。
總體來看,當前整個物業板塊總體格局仍然相對分散,伴隨整合趨勢之下,將有望實現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這也意味著在規模上領先的企業才能拿到后半場的入場券。
筆者認為,力高健康生活作為江西省領先的物業管理服務供應商不失為行業內一個不錯的觀察樣本。公司憑借“生活+健康”的“雙管家”服務理念,在立足江西的優勢基礎上,公司成功將服務網絡覆蓋長江三角洲、大灣區、環渤海地區及華中地區等具有策略意義的核心區域。
數據顯示,力高健康生活物業管理服務已擴展至33個城市,覆蓋中國13個省、市及自治區的146個項目。2022年上半年,力高健康生活的總合同總建筑面積約為2686萬平方米,同比增加約22.3%。在管建筑面積約為1890萬平方米,同比增加約36.0%。合約在管比達1.42,公司已鎖定待轉入在管項目規模可觀,具備強勁的增長彈性。
穩健的發展和優秀的成長屬性也讓力高健康生活得到了行業內外的廣泛認可,其百強物業管理公司中的排名上升至第37位。
綜合來看,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力高健康生活向市場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答卷,在盈利和規模兩個層面上充分展示了高成長、高質量的增長特征,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公司戰略方向的有效性,釋放了成長可期的積極信號。
結尾
總體而言,力高健康生活首份年報所展現出的不僅是核心經營指標的穩步增長,更是有質量的增長,包括業務結構優化帶來盈利質量的提升,以及在拓展規模上表現出的市場化實力。同時展望未來,力高健康生活不斷突破的管理業態、多種經營方式,都在打開更多的業績想象空間。
關鍵詞: 力高健康生活(2370 HK)半年報營收增加19 5% 規模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