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隆基綠能消息,近日,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發布認證報告,隆基采用自主研發的摻鎵p型硅片制備的硅異質結電池(p-HJT)獲得效率新突破:在摻鎵p型全尺寸(M6,274.3cm2)單晶硅片上,隆基將硅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推高至26.12%。這是迄今為止P型硅電池效率的最高紀錄。
相比于今年3月公布的數據25.47%,隆基p-HJT電池的轉換效率提升了0.65%。
據悉,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的提升主要在于,隆基研發團隊針對p-HJT硅片對電阻率、壽命等性能指標的需求,升級了拉晶工藝;同時,通過不斷突破界面鈍化工藝及窗口層微晶工藝,使得本次電池測試無論在短路電流(Isc)、開路電壓(Voc)還是填充因子(FF)均得到了大幅提升,較上次相比分別提升1.06%、0.3%和1.1%。值得一提的是,該電池研發工藝與n型電池接近,充分證明了該技術的多功能性和穩健性。
(資料圖片)
“提效、降本”一直是光伏產業發展的核心。據國泰君安證券最新研報指出,根據CPIA數據,光電轉化效率每提升1%,相應產能及收益提升,對應度電成本可下降5%-7%。
光伏行業目前主流的電池是PERC,下一步發展的方向主要是TOPCon、HJT、IBC等。而此次取得突破的HJT電池全稱晶體硅異質結太陽電池,是采用HJT結構的硅太陽能電池,該技術是在晶體硅上沉積非晶硅薄膜,綜合了晶體硅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成本主要包括硅片、漿料和靶材等。據光大證券此前數據,HJT電池的極限轉換效率是28.5%。
據悉,隆基綠能已經分別在三條不同的技術路線上實現了電池效率突破,均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其中,P-HJT電池效率(25.47%)、無銦HJT電池效率(25.40%)及HJT電池效率(26.50%)。
除隆基以外,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在積極布局HJT電池,HJT組件廠商方面,愛康科技、通威股份、愛旭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東方日升等公司均已布局;設備商方面,邁為股份、捷佳偉創、金辰股份、帝爾激光、海目星等公司均已布局相關業務。
而政策方面也一直在支持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展。8月29日,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其中,太陽能裝備方面,提出推動TOPCon、HJT、IBC等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技術和鈣鈦礦、疊層電池組件技術產業化,開展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電池技術研究和應用。
技術上的突破有望帶來產業鏈的發展,平安證券研報指出,HJT可通過雙面微晶、半棒薄片、銀包銅、SMBB高精度串焊、靶材無銦化等工藝進一步降本增效。其中設備端涉及邁為股份、奧特維、高測股份和帝科股份等;材料端涉及帝科股份、邁為股份、通威股份、隆基綠能、美暢股份、賽伍技術、金博股份、石英股份等;組件端涉及隆基和華晟。
不過,鑒于目前市場行情并不是很好,隆基電池轉換效率突破的消息可能并不能帶來很大波瀾。投資者可以先觀望,等待行情好轉,再判斷是否入局。
相關概念股
隆基綠能:公司p-HJT電池效率創新紀錄。
邁為股份:公司聯合SunDrive,采用邁為自主創新的可量產微晶設備技術和工藝,在M6全尺寸N型晶硅異質結電池上,獲得了26.41%的光電轉換效率。
金剛玻璃:公司主要降本措施集中于“硅片薄片化”及“銀包銅”等。目前已成功導入130微米硅片,下一步目標是120微米硅片的導入。
京山輕機:公司子公司晟成光伏在TOPCon、HJT、鈣鈦礦設備均有布局。
金辰股份:與隆基綠能在組件設備、電池設備等方面均有合作,且在一些高效電池工藝設備方面持續的進行合作開發。
捷佳偉創:公司現有HJT設備可用于摻鎵P型硅片制備的硅異質結電池技術。
關鍵詞: 概念掘金 光伏茅又破紀錄p-HJT電池轉換效率達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