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藥巨頭強生又被罰了,這次的罪魁禍首是阿片類藥物。在美國,泛濫成災的阿片類藥物早就成了眾矢之的,制藥商和經銷商們被口誅筆伐。強生只是其中一例,雖然罰款數額遠低于此前的預期,但作為第一起被裁決的相關案件,此次無疑給心存僥幸者敲響了警鐘,在濫用與合理使用之間,那條明顯的界線不可模糊。
當地時間26日,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法官塔爾德·巴爾克曼裁定,強生公司故意淡化風險并夸大阿片類藥物的益處,欺騙醫生開了過多的阿片類藥物處方,從而造成該州阿片類藥物成癮危機,因此強生公司必須支付政府應對成癮率和過量用藥激增的成本,被判賠5.72億美元。
在此前的5月,強生公司被俄克拉荷馬州檢察官告上法庭,并尋求高達175億美元的罰款。在訴訟中,俄克拉荷馬州的律師們認為,強生開展了為期數年的營銷活動,助長阿片類藥物的流行。對此,強生公司予以否認,稱公司旗下的止痛藥只占俄克拉荷馬州阿片類處方藥物的一小部分。
據悉,阿片類藥物包括可卡因、美沙酮、嗎啡等,主要用于鎮痛,長期使用易使人成癮。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1999-2017年,美國有近40萬人死于阿片類處方藥物的過度使用。俄克拉荷馬州的律師稱,自2000年以來,俄克拉荷馬州約有6000人死于阿片類藥物過量。
遭到訴訟的不只是強生。今年3月起,俄克拉荷馬州檢察官就陸續對三家阿片類藥物生產商——美國強生、美國普度制藥、以色列梯瓦制藥提起訴訟。除了強生以外,其余兩家藥廠均已認罪,并與檢方達成和解,分別支付了2.7億和8500萬美元的和解費。
相較于檢察官要求的175億美元,5.72億美元的金額已經低了很多,這也成為強生股價不跌反漲的主要原因。當天,強生股價上漲了5%以上,其他阿片類藥物生產商也受到提振,梯瓦制藥上漲5%,Endo International上漲3%。富國銀行分析師David Maris指出,法官的裁決被認為是相關股票的利好。
雖然裁決落定,但強生公司的態度依然強硬。在發給CNBC的聲明中,強生公司總法律顧問厄爾曼稱:“楊森(強生旗下部門)并未導致俄克拉荷馬州阿片類藥物危機,無論是事實還是法律都不支持這一結果。我們認識到阿片類藥物危機是一個復雜的公共衛生問題,我們對所有受影響的人深表同情,正在尋找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的方法。”
“對強生來說,這是一場失敗,因為它驗證了試驗理論,即制藥公司可能要為其藥物營銷造成公害而負責。”伊麗莎白大學法學教授伊麗莎白·伯奇同時也表示,這也是部分勝利,“因為法官沒有命令他們支付170億美元。”
就阿片類藥物的具體銷售情況及會否提起上訴,北京商報記者聯系了強生公司媒體聯絡中心,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具體回復。
雖然強生否認自己是罪魁禍首,但在美國,阿片類藥物的濫用幾乎已成為公認的事實?!度A盛頓郵報》的一篇調查報道中指出,2006-2012年,美國市場流通共計約700億片阿片類藥物,供應量大大超出民眾的實際需求。如肯塔基州克林頓郡人口約1萬人,當地阿爾巴尼鎮一家小藥店采購阿片類藥物近680萬片,相當于全郡人均年消費96片阿片類藥物。
濫用的后果有具象的數字可以證明。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對2017年意外死亡的數據進行分析后發現,過量服用阿片類藥物致死的可能性是1/96,超過了車禍致死的可能性1/103。該委員會發言人毛琳·沃格爾說:“阿片類藥物危機對許多人來說仍然是一個抽象的問題,他們相信這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 或者他們及其家人不會面臨這個風險。”
但事實是,占全球人口5%的美國消費了全球80%以上的阿片類藥物。
關鍵詞: 強生又被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