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調控 今年或不會再現 “樓王”“地王”
在約談12個城市之后,住建部于5月19日再度發文,重申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松,在堅持資金管控、整頓市場秩序等“常規動作”的基礎上,更對供給側提出了更多的明確要求。這已是住建部10天兩度重申房地產調控,業內人士認為,相比以往調控的一擁而上,2018年的房地產調控真正升級進入了“2.0時代”。據悉,在最近12個約談城市中,已有9個城市發布了各種類型的加碼調控,分析認為,其余幾個城市最近加碼調控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有數據顯示,今年截至5月18日,全國累計發布房地產調控已超百次。
地產調控已升級到三步走
因近期部分城市地產市場出現過熱苗頭,住建部19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重申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松。值得一提的是,《通知》的發布,距離住建部約談成都、太原兩市,強調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松僅10天。
此次《通知》明確地方政府對穩房價、控租金負有主體責任,并明確未來對工作不力、市場波動大、未能實現調控目標的地方,堅決問責。
“住建部本月兩次發聲,一方面,強調房地產調控從嚴方向未變,另一方面,進一步確認強化地方政府調控的主體責任。”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看來,12個城市的約談,其實是2017年房地產政策的繼續落地,從過去單方面的一城一策,升級至政策應對調控效果負責,監管則負責對政策落實的督查,形成三步走——預警、約談、問責。
這是2017年年底住建部建立的“房地產統計和市場監測預警指標體系”“加強對地方穩定房地產市場工作的評價考核和約談問責”機制。
今年全國累計發布調控超百次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疊加最近房地產調控政策,今年截至5月18日,全國累計發布房地產調控已經超過125次。
據悉,在最近這個12個約談城市中,已有9個城市發布了各種類型的加碼調控,包括太原、成都、哈爾濱、貴陽、長春、佛山、西安等七個城市對約談作出了回應,預料昆明、徐州、大連等城市最近調控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張大偉分析,從城市看,4月房價上漲前列的城市基本都有加碼調控的可能性。
羊城晚報記者注意到,住建部19日下發的《通知》,對供給側提出了更多的明確要求:
其一,制定實施住房發展規劃。其二,劃定了熱點城市住房用地的供應比例紅線:住房用地占城市建設用地的比例應不低于25%。其三,進一步發展共有產權和租賃性質的住房,要用3-5年的時間,把租賃和共有產權性質住房用地在新增住房用地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并要求北京、上海、廣州等16個城市要在6月底前上報建設租賃住房的具體實施方案。
住宅市場買租并舉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認為,相比2017年的兩份租賃住房試點發展名單而言,本次的城市名單一方面更加正式,去掉了“試點”二字;另一方面,城市也更有針對性,新加入了天津、蘇州、福州、濟南和無錫,都是經濟活力更強、人口凈流入更多的城市。
丁祖昱說,相比以往調控的一擁而上而言,今年的房地產調控真正升級進入了“2.0時代”。供需兩側的調控更加精巧而準確,留下的“灰色”區域也越來越小。而換一種角度來看,不論是住建部在供給側的明確要求,還是被約談城市在需求側的升級調控,都代表著行業發展的源動力依舊強勁,平穩發展的明天依舊值得期許。
廣州市同創卓越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卓文分析,2018年,大城市的住宅市場,很清晰地分為了兩個市場:商品住房買賣市場和住房租賃市場。2018年政府將公開出讓的土地中,含有全自持的租賃住房的供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租賃住房的大門已經打開。未來租賃住房的供應渠道將多樣化,形成“多主體供給”的局面。
預計北上廣深和一些熱點城市,“縮量”將是市場的主基調,“限購”將是一項被長期執行的政策。2018年,“樓王”不會再出現,“地王”也不會再出現,“價格穩定”是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