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中醫藥以其獨特的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和防治觀,傳遞著中華民族的健康養生理念和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瑰寶。面對如今多樣化的市場競爭,如何贏得年輕人的關注和信賴,成為這一不老國粹在傳承創新中面臨的新問題。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近兩年,很多中醫藥老字號走出藥房,面向市場,相繼開發出養生保健、時尚餐飲、中醫藥健康服務等新業態,打破與年輕人對話的溝通障礙,將老字號中醫藥品牌以新面貌重新呈現。
中醫藥產品走上年輕化時尚化路線
年輕人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中醫藥產品?蘭州佛慈國際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田亞男認為,年輕一代擁有更加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對于產品,他們既追求高性價比,又要求兼具趣味性和時尚感。
想要贏得他們的青睞,一成不變是行不通的。“中醫藥也可以變得好用、好看、好玩,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和需求。”田亞男說。
蘭州佛慈制藥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近百年制藥歷史的老字號企業。近年來,企業主動求變,組建了一支以90后為主的“佛小慈”團隊,專注于年輕化的中醫藥產品開發和推廣。
去年,佛慈制藥與南京云錦博物館跨界合作推出了“新國潮”創意香囊。藿香、草果、艾葉等中草藥被包裹進小巧香囊中,造型別致,藥香撲鼻。中醫藥與非遺云錦工藝的珠聯璧合,讓這件產品備受矚目,也讓這家老字號的轉型引發關注。
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談及中醫藥,他們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扎針灸拔火罐的老中醫和童年里苦津津的黑藥丸。提及佛慈制藥等傳統老字號,知之者甚少。
如何實現“破圈”?“佛小慈”的回答是:讓中醫藥產品融入年輕人的衣食住行,通過“刷存在感”來贏得他們的關注和信賴。
于是,田亞男帶領“佛小慈”團隊,鉆研產品開發和營銷新模式,希望借助時尚化的產品培養年輕人對中醫文化的感情,引導他們的消費方向,讓中醫藥成為年輕人將來治病養生的首選項。
在香囊作品市場試水成功之后,今年3月,依托佛慈制藥研究院開發的4個中醫經典名方,“佛小慈”團隊接連推出了紅豆薏米芡實茶、枸杞菊花決明子茶等多款沖泡茶包,借助藥食同源的產品理念,瞄準更加年輕的消費市場。
“在外包裝的設計上,我們選擇了國風元素,內包裝設計成便攜的可沖泡式茶包。外觀時尚,口感優良,可滿足都市上班族的使用需求。”蘭州佛慈國際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維介紹。
截至7月,“佛小慈”茶飲系列產品線上已付實物商品交易額達到2100萬元,主力消費人群集中分布在30歲左右,市場反響良好。
養生青年催生老字號轉型
啤酒搭枸杞、可樂配黨參、奶茶里加冬蟲夏草……當“朋克養生”在年輕人群體里走紅、90后們吃起了保養品,他們開始明白父輩們的桌前為何常年放著一瓶中藥濃縮丸。
29歲的孫亦洋幾乎每天都要熬到后半夜才睡覺。雖然她知道熬夜會引發種種健康問題,但是每到深夜玩手機總是停不下來。
最近幾個月,她也加入了養生大軍,一邊深夜追劇,一邊泡腳,手機里還在下單購買芝麻丸、阿膠糕。
“阿膠糕可以補氣養血,芝麻丸用來防治脫發……”一邊傷,一邊補,孫亦洋樂此不疲。
26歲的職業白領曹勇在北京打拼,最近他從老字號胡慶余堂的線上旗艦店,購買了決明子茶、荷葉養生茶、陳皮組合花茶等產品。
“吃藥這件事,對于90后來說還是有負擔的,但在普遍亞健康的身體狀態下,我們也愿意選擇一些可信賴的品牌先進行自我調整,中醫藥老字號就成了我們的首選。”曹勇說。
有調查顯示,最困擾90后的健康問題是情緒、皮膚狀態以及身材問題。該怎么辦?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阿里健康、天貓家電共同發布的《新食尚主義》報告顯示,90后們購買了相當比例的滋補營養品,排名前三的有養生茶、枸杞和蜂蜜。
養生青年催生中醫藥產業轉型,中醫藥老字號開始進軍大健康領域,比如同仁堂的“知嘛健康”、張仲景的“仲景生活”等。
在北京街頭,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同仁堂開了一家集健康飲食和社交文娛為一體的復合概念店,推出草本咖啡等飲品,其中肉桂卡布奇諾、枸杞拿鐵等成為爆款。
門店共有上下兩層,一樓銷售飲品和咖啡,二樓設有中醫問診、理療體驗區。“在樓下品嘗低卡飲品,在樓上請大夫診脈,如此混搭,新鮮感爆棚!”21歲的楊璐將體驗感受分享在社交網站上,引來不少同齡人追問店鋪位置,想要結伴“打卡”。
多名受訪消費者表示,中醫藥正在從傳統的醫療治療、健康養生拓展到更廣闊的應用領域和空間。中醫藥產品也正在經歷從滿足健康保健需求,到追求美感的發展。
優質產品依然是不二法寶
“中醫藥不是過去的、歷史的,它是與時俱進、包容創新的。”甘肅省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副教授寧艷梅表示,中醫藥文化能綿延至今,滿足不同時代的消費追求,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內核能不斷適應時代發展,滿足個性化健康需求,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保持對中醫藥的熱愛。
順應時代潮流,中醫藥老字號結合市場需求轉型升級,當前的國貨復興潮也為傳統中醫藥企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商機,但要走好這條路并不簡單。
多名受訪企業內部人士表示,部分中醫藥產品的年輕化和時尚化是必然趨勢,但無論想在哪個市場立足,優質產品依然是不二法寶。老字號是不可多得的“金字招牌”,對工匠精神的堅守以及成熟的品牌故事是無形資產。因此無論何時,把好質量關,永遠是發展的重中之重,這也是百年來這些老字號歷久彌新、仍舊被信賴和認可的原因。
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經過多年的發展,全社會對于中醫藥文化的認知度有所提升,尤其經過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中醫藥以實效讓眾多國人“路轉粉”,中醫藥文化熱度飆升。但因其知識門檻高、專業屬性強等特點,使得人們對中醫藥文化還有不少認識誤區。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加強中醫藥的科普宣傳,堅持守正創新,深入挖掘中醫藥寶庫精華,確保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不“偏航”。
(記者 任延昕 張百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