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落實國資委《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要求,大連自貿片區加快推動國有企業冰山集團數字化轉型,搭建“Bin-Go工業互聯網云平臺”,利用“5G+AR”技術搭建數字化應用新場景,推出內控“云管理”、故障“云感知”、設備“云維護”的新模式,實現國有企業“云轉型”。這是繼推出“‘冰山模式’開創東北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新路徑”特色案例并入選全國最佳實踐案例不到兩年后,大連自貿片區國有企業推出的又一項創新舉措,將全面增強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和抗風險能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新模式新在哪里
內控“云管理”,打造智能數字工廠。大連自貿片區運用5G、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了適應業務特點和發展需求的數字管理平臺,打造智能數字工廠,推動國有企業從“制造”向“智造”轉變。通過移動終端系統,將ERP企業資源計劃、MES制造執行、CRM數字營銷系統等進行無線互聯,推動SCM供應商通道、PLM產品周期管理、SW三維協同設計、FMS柔性制造、EMS工廠能源管理等全流程系統融合,實現產品可視化三維設計、智能化制造、精細化內控的一體化網絡管理。
故障“云感知”,實現高效精準防護。為解決設備運行突發故障,產品使用壽命低、能耗高、運維響應時效長等諸多問題,大連自貿片區利用紅外成像技術,將遠程設備的高清視頻和紅外成像視頻實時傳送,實時進行安全報警;通過設備監測系統自動進行前方設備傳送數據與標準數據的分析對比,感知外部作業環境,診斷設備健康狀況,提供推送預警信息、提出故障解決方案、預備維修配件等“一對一”定制服務。
設備“云維護”,科技賦能遠程運維。大連自貿片區通過現場工人佩戴“AR”眼鏡的方式,借助5G網絡實時傳輸,使專家在遠程“零接觸”下擁有現場第一視角,迅速找到機器存在問題,同時進行截圖和標注,與現場工人實時互動,指導完成安裝或修復,解決了客戶分布全國各地和設備維修專業技術人員較少這一矛盾。
“云轉型”新模式效果如何
實現商業模式重塑。截至2020年年底,大連自貿片區已為100余家國內外大型企業提供了遠程服務,完成從傳統的生產制造商向服務制造商的商業模式重塑,實現了產業鏈、價值鏈的延伸,打造了一個集創新活力、服務能力、管理效能、多元參與于一體的良性產業生態環境。得益于“云轉型”新模式,企業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可比增長11%,并于9月入選了遼寧省重點培育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提升安全生產管理能級。大連自貿片區通過設備遠程運維、故障預知及安全預警,企業的生產安全監管從事后的被動處理轉變為事前的監控預防,實現了對生產環境全天候、全區域的日常安全監測。使企業上線設備處理故障效率提升50%,增強了安全生產工作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前瞻性。
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大連自貿片區技術專家無需在各個工地與客戶的現場間奔波,即可進行設備安裝調試指導及遠程維修服務,有效解決了疫情期間技術專家不能現場指導的問題,每年可為每個專家節約1200個工時,極大地提升了人員工作效率。
下一步,大連自貿片區將深入推動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發揮國有頭部企業的產業帶動作用。加快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實現研發、生產、管理、服務全鏈條數字化升級,推動跨企業云平臺協同合作,形成融合、共生、互補互利的新型產業生態圈,開創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商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