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全國唯一以“現代農業融合專精特新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國家雙創示范基地落戶佛山南海。就在幾天前,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2022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創建名單公示公告》,其中,南海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2022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眾所周知,南海是制造業大區,2021年,南海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560.89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占比超過50.6%。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讓人常常忽略了南海其實是一個農業十分發達地區。
作為全國著名的淡水魚苗之鄉,南海是?;~塘生產模式的發源地,擁有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桑園圍。改革開放以來,南海區先后承擔農村“三塊地”改革、兩業融合試點等國家級改革試點任務,是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首批試點區。
農業是第一產業,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這一次,工業大區南海到底如何做強農業?
答案已然清晰。南海把現代農業發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加快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優化農業土地集約及農業園區載體,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龍頭企業和拳頭農產品,優化農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全面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土地整治
整出農業大空間
3月29日,南海區發布了桑園圍水脈規劃。以“世界級生態水脈、國家級文化公園”為愿景,南海將對桑園圍沿線58公里主航道16.29平方公里面積進行整體規劃。
桑園圍始建于宋,興盛于清,因圍墾灌溉而“生”,因合圍防洪而“盛”,逐步形成中國古代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被稱為“粵東糧命之區”“蠶桑千里沃壤”。作為中國古代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桑園圍孕育出了聞名遐邇的?;~塘。
現如今,站在西樵山的攬江亭,俯瞰山下,萬畝“?;~塘”,規整連片、星羅棋布,陽光穿過云層灑在澄澈的水面上,泛出閃閃金光。西樵不僅有核心區1萬多畝?;~塘,還輻射帶動周邊20萬畝基塘農業。
南海依托自然地理環境、農業資源特色、鎮街交通格局以及農業示范片區的農業產業優勢,著力打造五個萬畝農業產業示范片區,并以此為核心推動農業產業保護區建設,促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土地是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集約土地是實現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礎。聚焦農業地塊碎片化的問題,南海制定了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戰略。
南海區“新春第一會”——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會議上,明確未來要全力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堅持以集中連片、高效利用為導向,改革、改造協同推進,同步開展制度改革、空間騰挪、產業升級。
南海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結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制定連片集體農業用地入市管控措施,充分發揮基層政府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作用,開展農用地統籌經營,以集中連片改造引導產業集聚發展,推進高標準農田(魚塘)改造、土地流轉項目。
現代活力
激活農業全產業鏈
4月2日,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2022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創建名單公示公告》,其中,南海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2022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南?,F代農業產業園以淡水魚為主導產業,主導品種包括加州鱸、生魚、鱖魚等優質淡水魚,園區以九江、西樵和丹灶鎮為創建范圍,地形平坦,水網密度高、水資源優質豐富。2021年園區淡水魚養殖面積10.67萬畝,產量16.62萬噸,綜合產值達84.5億元,是全國最大的淡水魚養殖區。
作為傳統水產養殖主產區,南海在優化水產養殖業的同時,結合現代物流升級,大力發展水產品流通,延長產業鏈鏈條,提升產業附加值。
2022南海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南海將繼續鞏固提升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創建成果,以工業化理念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發展水產品預制菜產業,提升農業規?;a業化發展水平,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位于九江鎮的廣東香良水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良水產”)是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目前從事鱖魚、加州鱸、生魚、黃骨魚等鮮活水產品加工和物流配送,配送網絡遍及北京、武漢、天津等50多個城市,每天銷售量超過十萬斤。
今年,香良水產立足自身產業優勢,投入2000萬元發展預制菜產業,其品牌“香良食品”于1月正式投產。
“新鮮的活魚經過去魚鱗、魚鰓、魚肚,再進行調味、腌制、提鮮,絲毫不影響口感?!痹摴竟ぷ魅藛T介紹,公司開發的預制菜均取材自新鮮的魚類,經過數次的食品安全檢測方可上市。
香良水產總經理何心斌表示,預制水產品除了在市面流通,還會向連鎖餐飲店供貨。從塘頭到連鎖餐飲店,香良水產的預制菜最快18小時送達。
原材料豐富、流通網絡發達、食品加工技術領先讓南海區發展水產品預制菜獨具優勢。南海將以預制菜產業建設為核心,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南?,F代農業產業園將建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蹦虾^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通過打造國家級的粵港澳大灣區預制菜產業園等重點項目,豐富拓展優質淡水魚精深加工及產銷銜接渠道。依托桑園圍水脈,發揚舞獅龍舟文化,再現?;~塘美景,結合預制菜產業打造以淡水魚為主的觀光消費體驗場景,將桑園圍片區打造成國家級文化公園、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引技于農
注入創新爆發力
數字農業是我國傳統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助推器,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數字化、智能化的引領。
4月7日,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攜手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舉行國家級現代農業雙創示范基地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作為全國唯一以“現代農業融合專精特新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廣東農墾雙創示范基地擬在南海落戶。
南海將結合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的資源優勢,推動國家級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建設,打造現代農業雙創示范基地新標桿、培育農業領域“專精特新”生力軍,打造數字化、智能化引領的農業科技產業集群,打造國際化安全農產品食品供應鏈,為農業轉型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去年,南海區里水鎮以特色現代農業主導產業(蝴蝶蘭、百合花、觀賞魚)為基礎,與數字企業、農業研究院校等共建“南海區花卉園藝產業園5G+數字農業云平臺”。該云平臺涵蓋里水農業云名片系統、大數據可視化展示、區塊鏈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系統等應用。
農業農村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把里水“地塊+企業+產業”的情況信息化,為農業農村數字化管理水平提供底座支撐。同時,該系統助力延伸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從而推動數字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培育出更多的數字農業示范龍頭企業、數字農民專業合作社、數字農業農村新農民。
此外,針對目前區內缺少農業科研機構、農業科技水平不高和農村政策研究力量薄弱的現狀,南海依托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人才、科技、平臺及成果轉化優勢,全面搭建“一平臺三基地”科研體系,加快建設南海區現代農業產業研究院、鄉村振興研究院,以種源技術攻關為重點,持續提升水產、花卉、產業融合、“三農”政策等領域的研究推廣工作成效,為農業農村發展提質賦能。
關鍵詞: 佛山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