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解封后,原材料都能運過來,近期生產已經恢復正常了”。4月14日,惠州市盛微電子有限公司(下稱“盛微電子”)副總經理歐清華向記者介紹。
今年以來,惠州市堅持將關口前移,多舉措嚴防疫情輸入,加強對重點場所的防控,使疫情防控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同時推出一系列惠企政策,幫助企業抗擊疫情、穩定生產、拓展市場。得益于此,惠州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產值持續快速增長,部分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占領了更大的海外市場。
抓疫情防控保供應鏈穩定
盛微電子是一家從事電源管理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有20%的人員在從事研發活動。即使面臨疫情的沖擊,該公司仍然堅持將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保持在5%的水平。
在歐清華看來,這樣做的理由非常簡單,由于公司屬于新能源和信息產業領域,不做創新型企業根本走不下去。因此,公司將持續保持研發的高水平投入。
今年以來,為幫助企業穩定生產,惠州各地采取了多種有力措施。仲愷高新區組建了10個工作專班,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用工、生產物料、物流等方面的難題。龍門縣發布了該縣規上工業和重點生活必需品保供企業中高風險地區往來貨運司機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指引,將72家規上企業和5家生活物資保障企業納入名單,以保障企業發展和居民生活需求。博羅縣圍繞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想方設法加強要素保障,確保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
加強研發助高企產值翻番
事實上,像盛微電子這樣面臨疫情沖擊仍然專注于研發的企業,在惠州還有很多。
惠州市長盛俊電子有限公司幾年前還是一個普通的線路板企業,因為產品不夠有競爭力,導致流失了一些高端客戶。為此,即使受到疫情等大環境的影響,這幾年仍然下大力氣投入到研發里面,以提升產品的良品率,提高生產效率。
近日,該公司總經理林俊濤介紹,在轉型的過程中,公司從建設銀行通過小微快貸獲得了一筆貸款,用于購買先進設備和研發工作。漸漸地,高端客戶又回來了。今年一季度,該公司中高端產品產值占總營收的比例已達到65%。
林俊濤認為,疫情雖然會給企業生產帶來沖擊,但也有機遇。比如疫情帶來的“宅經濟”就激發了相當一部分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需求,這對相關的電子信息產業是一大利好。接下來,公司準備繼續增加新設備、加強研發、擴大生產。
同樣在擴大生產的還有惠州市樂億通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做動力電池系統和儲能電池系列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副總經理涂文力介紹,由于公司絕大部分產品出口海外,疫情背景下,原材料和貨柜漲價,以及往來國外的隔離措施等,都給公司發展帶來了明顯的壓力。
為此,該公司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形成一批核心知識產權。另一方面,公司加強了品牌建設,在行業內的話語權得以提升。得益于這些措施,該公司搶占了“微笑曲線”的兩端,大大提升了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走出去的步伐邁得更穩了。
南方日報記者 劉光明寶 通訊員 李志駿
關鍵詞: 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