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湖高新區作為一體化示范區先行啟動區,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牢牢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全面向好”工作基調,始終堅持高質量黨建引領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在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高水平建設先行啟動區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深刻、完整、全面認識黨中央確定的疫情防控方針政策,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奮力奪取疫情防控戰略成果。一是筑牢防線。用好示范區基層黨組織疫情聯防聯控5項互助協作機制,發揮先行啟動區三地五鎮一體化防疫優勢,著力加強信息互通、物資互保,攜手筑牢臨滬沿浙防線,下好抗疫“一盤棋”,確保全域安全穩定。二是穩固陣線。建立14個一線防疫行動支部,動員1500名黨員志愿者精準開展“掃樓敲門”行動;派遣黨員干部駐守轄內6個高速公路檢查站和318國道卡口,全力保障物流安全暢通;深化落實點位長黨員崗制度,272個核酸檢測點實現全覆蓋,推動應檢盡檢不漏一人。三是守住底線。第一時間處置局部疫情,快速開展流調排查和隔離管控,確保閉環管理不過夜;高水平完成社區防疫隔離任務,理想城管控區行動支部工作獲國務院督查組高度肯定;率先探索農村區域封控管控實踐,順利完成下轄自然村村民的隔離管控工作,確保“三區”內疫情防控和生產生活“兩不誤”。
全力穩住經濟發展基本盤
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一是抓好企業服務。持續開展黨建惠企先鋒行動,及時掌握和研判疫情對本地支柱產業的影響情況,及時打通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堵點,精準紓困解難,推動市場主體穩、經濟發展穩。5月份工業用電量增速由負轉正,汽車零部件行業產值環比增長73.9%,電梯行業產值環比增長128.1%,食飲品加工行業產值環比增長107.8%,歐圣電氣有限公司打響全年吳江企業上市“第一槍”。二是抓好項目建設。圍繞“1236行動計劃”,扎實推進一體化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在四大功能片區打造一批標桿行動支部,在項目建設一線設立黨員示范崗、組建黨員先鋒隊,以組織優勢激發項目發展活力。今年新簽約項目26個,儲備意向項目51個,總投資超百億元,7個省市重點項目已開工6個。三是抓好創新集群。構建黨建賦能產業發展“1+3+N”組織架構(1個先進產業黨建綜合體,3條百億級產業鏈,N個企業、機關黨組織),以“環太湖科創圈”“吳淞江科創帶”建設為引領,高標準建設汾湖科創園、汾湖創新經濟產業園等園區,打造區域協同科創共同體。匯聚人才、信息等發展要素,推進10家半導體企業黨建融合體互聯共建,以省獨角獸企業英諾賽科、中車星艦超級工廠為龍頭,推動新型半導體和現代智能裝備產業集聚,點燃創新發展“紅色引擎”。
實干推動一體化發展高質量
貫徹融入式黨建理念,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在一周年“呈現出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大大好于預期”和兩周年“不是一個城市,勝似一個城市”的基礎上,圍繞“三年大變樣”目標,繼續奮力走在先行啟動區建設的最前列。一是聚焦科創藍色。主動鏈接上海科創資源,對接水鄉客廳建設,為科創學園、方廳水院提供要素保障;加快編制蘇州南站控規總圖、集疏運體系,高水平建設高鐵科創新城;加快推進長三角科大亨芯研究院、集創北方華東區總部、汾藍綠城科創基地等產業項目,為打造科創藍灣匯聚更多創新要素。二是彰顯生態綠色。啟動環元蕩生態岸線貫通三期工程,加快打通18公里元蕩河湖岸線;持續推進跨界聯合河長制,實現太浦河等跨界水體的共保聯治;建設運營曲水善灣美麗吳江樣板區項目,打造共融、共生、共享的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示范樣板。三是凝聚黨建紅色。大力實施高質量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根系工程”,共建青吳嘉“吳根越角”黨建生態圈和“15分鐘黨建服務圈”,建成52個“海棠花紅”先鋒陣地,分級分類做好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健全一體化互培互掛機制,創立年輕干部“青藍工程”育才品牌,深化長三角一體化毗鄰區鎮廉潔文化“共建共享”機制,以“毗鄰黨建”為一體化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關鍵詞: 一體化發展高質量 經濟發展基本盤 汾湖高新區 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