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實施滿3個月 10家銀行擬設資管子公司
自4月27日《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 )落地以來已滿3個月,銀行積極謀求轉型,擬設立資管子公司的步伐正在提速。廣發銀行近日透露,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已經審批通過成立資管子公司,注冊資本不超過50億元。截至目前,已有10家銀行公告設立資管子公司。
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管子公司為銀行理財業務的獨立運作提供了平臺,能在銀行資產管理業務和傳統業務之間進行有效的風險隔離,使得資產管理業務在產品設計、風控、投研管理等方面更加專業化,實現實質性的主動管理。同時,資管子公司的運作形式也意味著銀行資產管理業務具備了獨立的法律主體資格,在賬戶開立和托管、產品投資等方面獲得平等準入、給予公平待遇。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銀行分析師許文兵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設立資管子公司有利于資管業務的相對獨立運作,在減少資管業務對母行依賴的同時做好風險的有效隔離,相對獨立的運作體系也有利于資管業務自身的有序發展。
資管新規明確,主營業務不包括資產管理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設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資產管理子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強化法人風險隔離,暫不具備條件的可以設立專門的資產管理業務經營部門開展業務。
徐承遠認為,雖然資管子公司的細則暫未公布,但凈值化轉型是確定的。商業銀行需要圍繞凈值型產品設計能力及投研能力著手布局,加強人才資源、信息系統建設。一方面,參照公募基金的運行標準,通過外部招聘或內部培養的方式建立針對產品設計、資產配置、投資研究、風險控制等專業領域的人才梯隊,為資產管理業務的主動管理奠定人才基礎。另一方面,當前銀行理財業務的信息系統整體上是圍繞資金池局部節點搭建的,未來銀行的資管業務信息系統支撐模式需要向公募基金看齊,搭建覆蓋前臺投研和交易、中臺風控和后臺運營估值全業務流程的系統。記者 傅蘇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