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誰說看話劇只能去劇院、聽演唱會只能去體育場?
在抖音直播間,過去一年有超過3200萬場演出上演。
翻遍這3200萬場演出直播,我們發現:
傳承了數百年嗩吶演出技藝的小村莊在直播間找到新舞臺,民樂主播馬春風(@嗩吶村的事)帶領鄰里鄉親把田間地頭的演出搬進直播間,直播三個月的收入能抵過去一年,線上直播也帶動嗩吶村線下演出機會提升了30%——直播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近一年,超過6萬名才藝主播通過直播收入實現月入過萬;
原本只流傳于少數民族京族的非遺樂器“獨弦琴”,在直播間收獲了40萬新粉絲,打賞收入彌補了非遺傳承人趙霞(@獨弦琴【京為天人】)線下教學點的虧損,讓傳承有更多可能——非遺類演出在抖音直播正流行,過去一年,抖音非遺類直播每天開播1617場,打賞總收入同比增長533%;
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和專業演出機構開始嘗試直播:中央民族樂團團長趙聰(@趙聰琵琶)攜134位演奏家入駐開播,舞蹈家楊麗萍(@楊麗萍)與17位舞蹈主播帶來“舞韻千年”主題演出,國家京劇院的京劇《風華正茂》、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雷雨》、北方昆曲劇院的曲劇《茶館》——直播間里的高品質演出促進文化普惠,近一年,來自上百家專業演出機構的6000余場表演在抖音直播拉開帷幕;
傳統文化類演出在直播間打開新市場,黃梅戲、相聲、古箏、劍舞分別成為戲曲類、曲藝類、民樂類、中國舞類直播間總“票房”最高的藝術門類。
在直播間聽戲曲、賞民樂、看演出正在成為新潮流。據最新發布的《2022抖音演藝直播數據報告》,過去一年,抖音上演藝類直播超過3200萬場,平均每場觀眾超過3900人次。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