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在晉源區古城營村新建的日光溫室大棚里,一壟壟翠綠鋪就開來,西芹、菠菜、生菜青翠欲滴,串串紅、雞冠花、牽牛花爭奇斗艷,大棚內一派春意盎然。
一年之計在于春。晉源區廣大干部群眾搶抓農時備戰春耕,建棚、犁地、播種、育苗……全力以赴為全年農業生產開好頭、起好步。
“一個大棚大約能有6萬株花苗,一年能種兩茬花、一茬菜,總的算下來,一個棚一年能有10萬多元收益。”村民杜衛龍停下手里的農活兒笑著說道。
今年,晉源區大力推進古城營村設施農業園區建設,總投資16450.49萬元,計劃新建日光溫室298棟,主要以種植大田作物、苗木、花卉、蔬菜等為主,預計全年總產值約34356萬元,人均純收入15586元。目前已建成20余座,杜衛龍家的大棚就在其中。
“親們看看,這顏色,這造型,真是不可多得,搶到就是賺到啊……”村民陳敏正在大棚內向網上的顧客進行直播銷售。
陳敏告訴記者,近年來,多肉植物備受花友們追捧,而變異的綴化植株因其形態奇異、觀賞價值更高、又較為稀少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陳敏從2016年開始種多肉植物,共建有4個大棚,一個棚一年能有十幾萬元的收益。
為了改善櫻桃種植條件,65歲的吳萬平把櫻桃樹移進了大棚。“咱們這里的氣候條件不適合種植櫻桃,但有了大棚就解決了問題。一棵櫻桃樹在盛果期能結果350公斤左右,我一共栽下70棵,未來的收入將十分可觀。”吳萬平看著剛栽下的櫻桃樹樂得合不攏嘴。
古城營村黨委副書記劉保俊介紹,待日光溫室全部建成后,古城營村設施農業園區將按照高標準的基礎配套設施、水電路等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并計劃利用5G互聯網+農業模式、溫室智能控制系統、設施機械化應用等多項現代技術,以此打造高標準化現代農業設施蔬菜示范園區。
(記者 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