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開年后的頭兩周,保險板塊延續反彈趨勢,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五大上市險企股價企穩回升,中國平安更備受北向資金青睞,近10個交易日,累計獲凈買入48.6億元,居兩市榜首。
資金的追捧推動平安股價持續回升。自2022年11月保險板塊行情啟動,截至2023年的1月11日,中國平安A股累計漲幅約35%,顯著優于A股保險板塊漲幅,中國平安港股漲幅更是超過80%,遠高于港股保險板塊約43%的漲幅,總市值重新回到萬億港元上方,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平安全球保險公司市值第一的地位,持續引領保險板塊"開門紅"。
(資料圖)
整體來看,保險板塊之所以強勢至少有兩方面因素:
一是險企的基本面改善預期強烈。壽險改革攻堅戰曙光漸近,大部分壽險公司預計都有望在新的一年實現新業務價值重回正增長,帶來業績彈性。與此同時地產政策端"多箭齊發",明確支持態度,此前保險公司資產端的風險和估值壓力都將得到極大釋放。
另一方面,疫后時代線下活動加快恢復,普通居民的保險意識和能力同步增強,有望驅動保險板塊加速恢復。此外,2023年國家"穩增長"的決心和信心充足,在經濟企穩、修復預期升溫的背景下,長端利率中樞有望上行,催化保險股β效應,對仍處在歷史底部的保險板塊形成修復支撐。
除了行業的困境反轉之外,筆者認為中國平安的持續領漲有其特殊原因。
首先,在極具挑戰的2022年,中國平安的經營基本面展現了優于同業的健康與韌性,壽改于行業內率先展現成效,負債和投資兩端業務的持續改善趨勢,有力地提振了市場信心。
具體來看,2022年1-11月中國平安保費收入達到5914億元,在行業保費整體下降的背景下,其保持了保費規模行業最大,降幅同比最小。前三季度,中國平安歸母營運利潤1232.88億元,實現了難得的3.8%正增長。
穩經營的背后是代理人隊伍效能的持續提升,以及多元渠道拓展逐步挖掘出了潛在業務空間。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平安代理人人均NBV達到39031元,同比增長約27%,第三季度又同比提升超22%,持續改善的趨勢得到驗證。與此同時,新增代理人中"優+"的占比同比提升超10%,將為代理人效能的持續提升奠定基礎。
代理人渠道改革外,平安發揮綜合金融優勢,將以往被忽略的銀保、社區網格化、下沉渠道等創新渠道重新激活,強化了公司的多渠道轉型。平安新銀保優才隊伍2022上半年人均產能達到鉆石隊伍的1.4倍,社區網格化的推廣將試點"孤兒單"13個月保單的繼續率同比提升了17%以上,下沉渠道提升了三四線代理人的專業素質,直面6億潛在客戶。三大創新渠道對2022年上半年NBV的貢獻達到13.4%,再次打開了平安的業務空間,長期潛力亦將十分可觀。
在代理人隊伍重整、數字化改造加持以及創新渠道開發的合力之下,一支更有戰斗力的隊伍正在成型。直觀地反映在壽險和健康險業務上,2022前三季度,平安該板塊業務實現營運利潤864.86億元,同比增長17.4%。這樣的表現也夯實了投資者對平安引領行業,率先走出困境的信心。
其次,平安在養老和大健康產業的諸多前瞻布局,賦予了公司更多服務實體和社會的內涵,也令公司把握住了新的行業風口,在綜合金融的主干上開出了新的增長之花。
在國家此前印發的《擴大內需規劃綱要(2022-2035年)》中,明確提及要增加養老服務消費和提供多層次醫療健康服務,相應的長期政策支持可以期待,中國平安作為保險業代表則已經在相關領域深入布局,有望充分享受發展紅利。
養老層面,針對國內的"9073"養老格局,平安推出居家養老產品"平安管家",通過整合10大養老服務場景,構建了覆蓋客戶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養老服務平臺。截至2022年9月末,平安居家養老服務已覆蓋全國32個城市,超1萬名客戶獲得服務資格,4000余名客戶開啟服務體驗,并計劃明年覆蓋全國40余城市。
2021年平安還推出了高端康養品牌——"平安臻頤年",更好地滿足了差異化的養老需求。"平安臻頤年"一經推出就受到高端市場的歡迎,目前相應保費貢獻已超過200億,在長期存在的消費升級趨勢下,其發展潛力也將值得關注。
在構建多層次的醫療健康服務上,平安的業務布局更是國內獨樹一幟,其在國內先后創新性地提出了"HMO+家庭醫生+O2O"管理式醫療模式和家庭醫生業務模式。一方面,上述兩種模式代表支付方,整合供應方,串聯"到線、到店、到家"服務網絡,能夠為客戶提供最佳性價比、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健康服務,切實解決了老百姓就醫保健的痛點。
另一方面,2022年底隨著國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優化,平安健康(港股:平安好醫生)快速響應上線了"新冠咨詢專區"及"新冠防護常備藥品專區",單日咨詢量最高破300萬,并積極配合各地政府,為千萬普通民眾提供免費在線防疫咨詢、便捷就醫、用藥及健康服務,充分展現出平安綜合金融和醫療健康平臺強大實力和協同價值。
平安的醫療健康業務對經營活力的激發有目共睹,與金融主業持續協同共振。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末,平安集團有超1.46億個人客戶使用醫療健康生態圈提供的服務,累計付費個人客戶數近1億。截至2022上半年,使用平安醫療健康生態圈服務的個人客戶客均合同數達到3.11個,使用生態圈服務的個人客戶客均AUM約4.37萬元且保持增長趨勢。醫療健康業務增強了平安與客戶之間的粘性,激發出更強的付費意愿,為萬億巨艦注入新動能。
除了業務層面的積極信號外,平安在市值管理也對本次反彈形成助攻。盡管面臨較大的外部壓力,2022年平安的分紅卻沒摻一點水分。2022年平安仍是A股唯一一家派發中期股息的保險公司,2021年度的分紅總額達到431.74億元,全年股息同比增長8.2%,2022年10月平安再派98億元的中期現金紅利,股息增長4.5%,高于上半年營運利潤同比增速。
連續10年分紅增長的記錄,直觀地呈現出公司的持續價值創造力,更展現了平安重視股東回報的特性。在內、外部情況同步改善的局面下,平安有望釋放更大的經營彈性,帶動營運利潤大幅增長,為更高分紅創造可能,進而對投資者形成更大吸引,強化公司的戴維斯雙擊行情。
在困境反轉的邏輯下,保險行業的估值上行空間仍舊值得期待。華泰證券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壽險股估值處于歷史低位,估值驅動因素有望好轉,目前就是布局壽險股的好時機。
中信證券也認為,未來一年保險行業困境反轉邏輯仍然有空間,其判斷合理估值區間為1-1.5倍PB;未來三年看,行業有可能走向健康發展,負債端企穩復蘇后可能實現估值切換,至少值1倍PEV,對應上調保險行業評級至"強于大市"。個股角度,主要上市的保險股頭部地位沒有改變,建議關注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等內資壽險公司。
東吳證券則直言,中國平安隱含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的正向期權屬性,較低的估值水平給予安全墊,邊際向好的內外部環境賦予估值彈性,對應維持"買入"評級。
關鍵詞: 近兩月股價漲超80% 獲北向資金青睞 中國平安(601318.SH/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