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半年,白卡紙企業開啟2023年首輪提價潮。
近期,玖龍紙業、博匯紙業、晨鳴紙業、萬國太陽紙業、晨鳴紙業等多家紙企紛紛發布漲價函,從2月15日起,白卡紙價格將上漲100元/噸。
對于白卡紙漲價原因,博匯紙業投資者關系部門稱,有成本原因,也有市場需求原因。
(相關資料圖)
據了解,從2022年以來,下游包裝印刷需求萎靡不振,白卡紙市場供大于求。去年5月以來,白卡紙市場便進入下跌調整階段,后續幾個月跌勢繼續擴大。
有分析人士指出,白卡紙生產企業此次宣布提價100元/噸,像是對市場的一次試探,如果完全落實,后續大概率還會有新的漲幅。
造紙企業業績承壓
近段時間,多家紙業公司紛紛披露2022年業績預告。
縱觀全年,在市場受到成本端和需求端的影響,2022年業績普遍遭遇了滑鐵盧。
其中,造紙包裝龍頭山鷹國際預虧損最大,公司預計2022年虧22.45億元,主要原因是受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及計提商譽減值影響。
國內造紙龍頭晨鳴紙業,預計2022年凈利潤為2.9億–3.3億,但同上一年相比下降86.12%–84.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億–2億,比上年同期下降92.25%–90.32%。
此外,陽光紙業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公司擁有人應占的溢利較2021年同期預期錄得下降約60%至70%。
博匯紙業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21-2.90億元,同比下降83.01%-87.06%;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1.99-2.68億元,同比下降84.33%-88.36%。
美利云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85億元~2.6億元;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266元~0.374元。
玖龍紙業預計2022年下半年巨虧約12.5億元-14.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27.75億元。
對于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各家公司在公告中提到了兩個共同的原因:市場需求不足和原料成本上漲。
其中,晨鳴紙業在公告中指出,報告期內,受疫情影響國內市場需求不足,機制紙銷量同比下降,影響效益發揮;同時,受木片、化工、原煤等原材料及能源價格上漲影響,生產成本同比上升幅度較大,導致毛利率同比下降。
2023年盈利有望實現持續修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全國機制紙及紙板產量13691.4萬噸,同比下降1.3%。規模以上造紙和紙制品業企業營業收入15228.9億元,同比增長0.4%。
整體來看,2022年造紙業的出口情況相對較好。以白板及白卡紙為例,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國內白板及白卡紙累計出口量3532.57千噸,同比增加74.94%;累計出口均價995.99美元/噸,同比增加1.25%。
2023年處于中國造紙行業產能擴張周期,漿紙一體化特征明顯,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預計造紙行業集中度及行業盈利能力或有改善,也利于紙漿需求量的平穩增長。
展望2023年,晨鳴紙業表示,隨著國內需求的逐步恢復,疊加對成本端的有效控制,公司盈利能力預計將得到有效提升。山鷹國際也指出,國內疫情防控措施的調整優化,物流、快遞及大件運輸的速度回升,快遞業領軍企業還將增設網點,對包裝紙的需求有一定刺激作用,預計2023年全年快遞用包裝紙行情應好于2022年。
國泰君安發研報稱,紙漿價格進入下行期,造紙板塊有望盈利改善。海外商品消費需求邊際趨弱,當前時點出口供應企業的預期已在底部,應關注海外零售商結束去庫周期的積極信號。
東吳證券認為,春節后復工復產復學速度加快,大宗紙開啟提價,看好需求的底部反轉。與此同時,針葉漿外盤報價維持穩定,智利Arauco等國際大廠擴產產能預計今年一季度末陸續到港,緩解全球紙漿供應緊缺,疊加海運費用回落,成本下行,看好紙企盈利能力釋放。
概念股一覽:
晨鳴紙業:形成了全產業鏈布局,國內唯一一家基本實現紙漿和紙產能完全匹配的造紙企業,公司白卡紙的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二,未來有望充分受益于“限塑令”的實施。
太陽紙業:國內林漿紙一體化綜合性造紙龍頭企業。
岳陽林紙:國內同時擁有上游林業資源和下游造紙業務的林紙一體化企業,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林漿紙一體化龍頭,漿紙年生產能力接近440萬噸。
博匯紙業:主營業務為機制紙的生產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為書寫紙、雙膠紙、膠印書刊紙等文化紙產品和牛皮箱板紙等。
博匯紙業:主營業務為機制紙的生產銷售,產品為書寫紙、雙膠紙等,其中白紙板為主力產品。
山鷹國際:國家大型造紙工業企業、國內特大型包裝紙板生產企業之一,產品主要為"山鷹牌"。公司通過自建及并購現有五大造紙基地,落地產能約600萬噸,位列行業前三。
關鍵詞: 概念掘金 再漲100元/噸多家紙企發布漲價函 機構板塊有望迎來盈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