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伴隨市場需求的復蘇,金融板塊屢屢異動,但整體走勢仍然頗為震蕩。直至近期,隨著保險公司年報及一季報的出爐,市場對此前業績悲觀情緒的徹底釋放疊加最新業績驗證的復蘇回暖,正驅動板塊進一步上攻,一場新的行情正開始演繹。
聚焦到個股層面,近期中國平安(2318.HK/601318.SH)率先交出險企一季報,持續兌現的復蘇邏輯以及改革成效在財報中得以體現,也帶動了整個資本市場情緒。在財報公布次日,平安港股、A股一度跳空高開,截至收盤,平安A股漲停,平安H股收漲9%,強勢領漲整個保險板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資本市場長期價值投資的典范,平安近年來面臨的復雜環境疊加自身處在改革轉型陣痛期令公司資本市場表現持續承壓。如今隨著基本面的向好,壽險改革正在完成深蹲起跳逐步顯效,一季度,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在報告口徑下同比增長8.8%至137.02億元,在同假設口徑下同比上升21.1%,壽險與健康險業務實現歸母凈利潤249.71億元,同比大增104.5%。
近期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在壽險高峰會賀信中強調,保險事業是值得終身砥礪奮進的修行之路,有專業修行三重境界、價值修行三重境界。如今,平安壽險高質量轉型改革成果漸顯,正是孜孜以求、百折不撓地追尋價值、創造價值的最好體現。3年前,馬明哲有言:改革的難度前所未有、改革的深度行業罕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改革的戰略清晰,執行堅定,對壽險業務的"二次騰飛"充滿信心。如今平安先于行業改革,也將最早完成改革,一條"價值修行"之路正帶領這家金融巨頭重回行業巔峰。
(來源:富途行情)
1、復蘇邏輯持續兌現,改革成效進入加速釋放期
2023年一季度平安實現營業收入2537.78億元,同比增長30.8%;歸母凈利潤達到383.52億元,同比大增48.9%;年化ROE提升至18.8%。實現業績大增的同時,平安也并未放松對風險的審慎態度,平安壽險、平安財險的核心充足率分別為120%、172%,其綜合充足率則分別為213%、212%,均遠超監管要求水平。
可以說,以上核心數據均指明了一個方向:平安正在全面復蘇。
尤其是壽險業務,作為平安這艘巨輪的核心引擎,其強勁復蘇給集團整體帶來了充沛的業績修復動能。正如此前在2022年年度業績會上平安集團聯席CEO陳心穎所說,在壽險改革逐步顯效等因素支撐下,預期壽險一季度和全年新業務價值將實現正增長。
2023年Q1,平安的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歸母凈利潤達到250億元,同比增長104.5%,新業務價值這一核心指標不僅拐頭向上,更是實現顯著增長達到137.02億元,同比增長8.8%,若將去年一季度新業務價值采用年底假設及方法重述,該增長率更是會上升到21.1%。
(來源:富途,平安公告)
這算得上是平安近四年以來的進行深度壽險改革后,迎來的最為明顯的業績改善,離不開集團"4渠道+3產品"戰略的穩步推進。
代理人渠道作為壽險行業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平安近年來渠道改革的重心。截止今年3月底,平安的個人壽險銷售代理人數量降低至40.4萬,相比去年同期降低了9.2%。經過大規模的"清虛向實",平安打造了一支高產能、高素質、高學歷的代理人隊伍,人均新業務價值不斷上升,在本次一季報中,代理人渠道的新業務價值亦實現了正增長。據了解,4月26日,平安壽險2023年度高峰會在南京召開。2022年,平安壽險的600位高峰英雄累計為客戶送出超1.24萬億元保額的保險保障,全年理賠款達2.4億元;高峰英雄13個月保單繼續率達到97%,業務品質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其他渠道在此次一季報中也有著亮眼表現,今年Q1,銀保、社區網格及其他等渠道在平安壽險新業務價值中占比16.9%,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
其中,得益于過去一段時間平安傾力打造的千余人新優才隊伍,銀保渠道在一季報中實現了同比大幅增長。一季度平安銀行代理保險收入達13.18億元,同比增長84%,新業務內含價值NBEV超同期3倍,持續釋放產能潛力。也進一步展現了平安在專業、高端的壽險業務領域進取的態度,也正如平安總經理兼聯席CEO謝永林所說,新銀保渠道未來五年有望成為平安壽險的主要渠道之一,與傳統個險代理人渠道并駕齊驅。
產品改革是平安壽險業績改善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針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健康、醫療、養老需求上升趨勢,平安打造了"保險+健康管理"、"保險+高端養老"及"保險+居家養老"三大產品服務線,不斷落地的新產品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比如,去年平安推出的首款"盛世金越"增額終身壽險是瞄準了當下理財剛兌被打破、利率下行的大背景,為客戶提供了一款具有保證收益且長期收益可達3%以上的高度稀缺產品,憑借長期限、確定性收益的優勢獲得了熱烈的市場反響。
平安的居家養老作為"保險+服務"戰略的關鍵一環,經過一年打磨,亦取得了豐碩成果。目前,平安的居家養老已經推出"醫、食、住、行、財、康、養、樂、護、安"十大場景、超500項服務,覆蓋47個城市,超1萬名體驗官開啟居家養老服務體驗,超4萬名客戶獲得居家養老權益。
行業人士點評,隨著更多改革成果落地,平安業績正在重回長期持續增長通道。
2、平安長期價值的三大錨點
平安交出的成績單,展現了龍頭企業的韌性與應變能力,而要判斷公司后續的價值走向,有三個層面值得認真反復推敲。
其一,平安所處的保險行業,市場空間究竟如何?
投資中,自上而下是一個基本的邏輯,正所謂水大才能魚大。錯把池塘當大海,最終能收獲的一定有限。
當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不論是從保險密度還是深度來看仍然有著巨大的成長空間,而這也決定了平安長期增長的潛力仍然值得被看好。
數據層面來看,2022年,我國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分別為3.88%和3326元/人。對比發達國家乃至世界均值,不難看出我國的保險市場仍然還處在發展初期,而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經濟發展等多重因素驅動下,我國保險行業的發展前景仍舊廣闊。
(來源:瑞士再保險公司Sigma世界保險報告)
從行業演變趨勢來看,保險業將出現更多的分化和差異化。在這個過程中,"馬太效應"也會逐步加劇,即頭部企業將會繼續擴大優勢。作為中國保險市場的領軍企業之一,這也決定了平安后續將有望持續獲得市場機遇,進一步增強其競爭力和影響力,實現可持續的增長。
其二,平安的競爭優勢如何?
從平安的戰略布局,不難看到公司構建了龐大的的產業鏈生態圈,能夠深度滿足客戶多維度需求,這不僅夯實了其抗風險能力,同時也為其拓展增長曲線帶來了新機遇,換言之,綜合金融模式正是其獨特優勢所在。
秉持著"一個客戶、多種產品、一站式服務"的經營理念,平安可以深度挖掘每個客戶的全生命周期價值,通過交叉銷售、交叉服務實現客戶數量與但客戶利潤的同步提升。截至2023年一季度,平安的個人客戶數增加至2.29億,客均合同數增加2.98個。
(來源:平安公告)
對于平安自身而言,除了享受業務協同帶來的額外增長動能外,也能以此為基礎消除單個業務的短期波動,有利于業績長期平穩增長。
其三,平安未來的潛力何在?
作為與綜合金融并駕齊驅的戰略,醫療健康無疑是提升平安未來潛力的關鍵。
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萬億醫療健康藍海市場價值已然顯現,但要真正成為核心受益者,必然要能夠成為產業鏈的核心,溝通各方主體,利用優勢平臺地位推動行業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提升。
為此,平安提出了中國版"管理式醫療模式",將差異化的醫療健康服務與作為支付方的金融業務有機結合。平臺的價值來自于所連接的主體數量和質量,這也是平安所打造的醫療健康生態圈的優勢所在。
截至2023年3月末,平安健康付費個人客戶數超4200萬,服務企業員工超1000萬人,擁有自有醫生團隊近4000人、14家健康管理中心。龐大的自有生態資源有助于平安尋求外部合作,截止3月底,外部簽約醫生近5萬人,合作醫院數超1萬家,已實現國內百強醫院和三甲醫院100%合作覆蓋;合作健康管理機構數超10萬家;合作藥店數達22.6萬家,較年初新增近2000家,全國藥店覆蓋率超38%。
醫療健康生態圈的價值很好地體現在了其對自身的金融主業的賦能上,截至今年3月末,平安近2.29億個人客戶中有超64%的客戶同時使用了醫療健康生態圈提供的服務。
3、結語
在經歷了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底的估值修復后,平安股價接連遭遇回調,并呈現反復磨底之勢。
究其原因來看,很大一部分程度在于市場信心仍顯不足。
一方面,承保端,盡管疫情防控優化推動社會活動有序恢復,疊加經濟復蘇預期對保險需求帶來提振預期,但前期數據僅反映行業弱復蘇態勢,導致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另一方面,投資端,權益市場在去年四季度開啟了復蘇行情,但進入新年以后,市場波動仍然劇烈,導致險企投資收益并不明朗。
如今隨著險企年報與一季報的出爐,市場情緒迎來一次集中釋放,既涵蓋了對此前年度業績的悲觀預期,同時也確認了行業的轉暖信號,疊加人工智能行情下當下牛市預期的持續升溫,權益市場向好帶動險企投資收益修復,種種之下為后續保險板塊新的行情帶來驅動。
就平安而言,公司經歷轉型陣痛后,可以說已經完成了一次深蹲起跳,業績層面釋放的積極信號,帶給市場信心鼓舞。這一點亦體現在一眾機構的看好當中。
其中,華泰證券在一季度業績出爐后,發表研報認為平安有望在2023年實現NBV增長恢復和投資表現修復?;久娴姆崔D有望吸引投資者注意,提振估值。公司當前A/H股交易于0.54/0.452023PEV,依然具備較大的吸引力。
匯豐的一季報點評亦預測平安今年新業務價值增長有望達到13%,匯豐繼續維持平安港股"買入"評級,目標價為73港元。
東吳證券給予中國平安"買入"評級,認為公司凈利潤增速超出市場預期,新準則影響整體偏正面超出預期,壽險新業務價值拐點顯現。其預計平安2023-25年歸母營運利潤為1569、1685和178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7%、7.4%和5.9%。
隨著市場預期的樂觀,在基本面與情緒面的共振之下,戴維斯雙擊效應的演繹或已經在路上。
站在當下,聚焦長遠,可以確定的是,平安在經歷改革之后如今已經走出陣痛期,昔日壯士斷腕的決絕下,誠然一度讓市場對這一價值投資的標桿產生質疑,但隨著公司持續迎來新的局面。有理由相信,那朵時間的玫瑰,正待徐徐綻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