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A股市場鹽湖提鋰概念股集體走強,其中,截至發稿,天齊鋰業、盛新鋰能漲停,西藏礦業、贛鋒鋰業漲超8%,川能動力、西藏城投等漲超5%。
港股方面,截至發稿,天齊鋰業漲超8%,贛鋒鋰業、中創新航漲超5%。
上周以來,中特估和AI雙主線回調明顯,市場資金正在尋找新的承接方向,目前外資在上周已經開槍了新能源,市場關注度已有所提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消息面上,4月下旬以來,碳酸鋰價格止跌回升,重回20萬元/噸以上。其中,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4月27日至5月12日間的10個交易日內實現十連漲,漲幅近40%。機構表示,隨著碳酸鋰價格上漲至20萬元/噸以上,價格短期或迎持穩震蕩,預期的改善將為整個板塊帶來估值提升的機會。
此外,5月12日晚,兩家鋰業巨頭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相繼公告稱,擬分別投資25億元、30億元,加碼鋰電產業鏈上下游。
碳酸鋰價格持續反彈
自去年以來,碳酸鋰的價格如過山車一般,先是在去年11月份攀升至60萬元/噸,進入今年4月份后,其價格又不斷跳水,一度跌至18萬元/噸以下。不過,4月下旬以來,碳酸鋰價格出現了拐點,開始止跌回升,重回20萬元/噸以上。
據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5月12日,電池級碳酸鋰漲17500元/噸,均價報24.75萬元/噸,單日漲幅接近2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漲27500元/噸,均價報23.5萬元/噸;氫氧化鋰漲1.35萬元/噸,報20.85萬元/噸。
其中,電池級碳酸鋰在4月27日至5月12日間的10個交易日實現十連漲,漲幅近40%。
近期鋰價企穩回升的背后是供給、庫存在雙重發力。
一方面,供應商惜售情緒上漲。隨著碳酸鋰價格上漲,市場情緒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廠家惜售心理被激發。由于前期碳酸鋰價格不斷下跌導致供應商產生較大虧損,而當前的價格即使上漲也不足以彌補前期的虧損,因此一些供應商選擇捂著不出貨。
另一方面,下游去庫存效果顯著。寧德時代一季報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存貨期末余額為640億元,較2022年底減少127億元。億緯鋰能、國軒高科一季度末的存貨余額分別為79億元、66億元,較期初分別下降8%、13%。
伴隨鋰價反彈,兩大鋰業龍頭相繼宣布加快鋰電產能擴建。
5月12日,贛鋒鋰業宣布,公司計劃建設新能源鋰電池生產研發項目,總投資人民幣25億元。項目一期將建設年產5GWh新能源鋰電池電芯+Pack封裝生產基地,計劃2023年5月進場,預計2023年12月底投產。
當天,天齊鋰業也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建設年產3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該項目擬通過成都天齊鋰業有限公司向蘇州新能源增資,由蘇州新能源具體實施的方式在張家港保稅區進行投資,總投資約30億元人民幣。
天齊鋰業表示,一期項目滿產后預計年新增銷售收入為55.33億元,年新增凈利潤為10.9億元,總投資收益率73.92%,資本凈利潤率170.81%,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51.00%,稅后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為3.76年。
未來鋰價或進一步上行
碳酸鋰價格最終能否企穩還需要關注后續需求的恢復情況,不過目前終端銷售數據已經顯示市場在逐步好轉。
5月9日,乘聯會發布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報告顯示,4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52.7萬輛,同比增長85.6%,環比下降3.6%。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84.3萬輛,同比增長36.0%。4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已達32.3%,同比增長6.6%。
政策方面,此前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加快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同時,近日發布的“關于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地支持了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將進一步推動行業需求釋放。
此外,5月以來,特斯拉連續上調特斯拉Model 3/Y,以及特斯拉Model S/X在中國市場的售價,也使市場信心有所提振。
展望未來,隨著終端應用領域如儲能、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對于鋰電池需求的逐步修復和釋放,將帶動整個鋰電產業中上游訂單回暖。
太平洋證券研報指出,目前碳酸鋰價格出現小幅回升,反映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5、6月排產的環比向上趨勢。預計二季度隨著下游需求回暖、觀望情緒減退以及企業補庫存,行業景氣度有望迎來反彈,將帶動碳酸鋰價格反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