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港股三大指數走勢分化。截至收盤,國企指數下跌0.63%,恒生指數跌0.58%,恒生科技指數漲0.36%。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阿里巴巴、小米、快手、美團均有跌幅,網易、百度漲幅收窄至1.4%;在線教育、K12教育股跌幅居前,東方甄選跌超6%;大金融股(保險、銀行、券商)表現萎靡;電信股、電訊服務股走低,三大運營商齊跌;中醫藥股、旅游及觀光股走弱、燃氣股等下跌。
(資料圖)
另一方面,汽車股強勢上揚,造車新勢力“蔚小理”領銜走高;生物醫藥股活躍,榮昌生物摘B后大漲近11%表現亮眼,機構指行業尋底后或有轉折;有色金屬股表現活躍,五礦資源、洛陽鉬業漲超3%;服裝股等上漲。
具體來看:
科技股漲跌不一。百度、網易漲超1%,京東、騰訊微漲;小米、阿里、美團、快手等微跌。
在線教育、K12教育股跌幅居前。東方甄選跌超6%,新東方、網龍、思考樂教育跟跌。
中藥股下跌。中國智能健康跌超12%,同仁堂國藥、中國中藥、白云山跟跌。
電信股、電訊服務股走低。三大運營商齊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跌超3%,中國移動跟跌。
消息面上,小摩近日發布研究報告稱,近期中資電信股已調整8%至12%,原因包括年初至今升浪后回調、市場憂慮近期內地云計算市場價格競爭。該行認為,近期股價調整是吸納并作長線投資良機。此外,在最近宣布阿里云分拆計劃后,市場猜測中資電信商在阿里云上市前潛在投資。
內房股疲軟。寶龍地產、綠城中國跌超3%,萬科企業等跟跌。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上周新房和二手房銷售環比均有所回落,該行認為6月中下旬隨著房企沖刺業績、推貨供應增加,新房銷售將迎來季節性復蘇。但考慮到去年6月高基數影響,新房銷售同比預計將承壓。
大金融股表現萎靡,內險股、內銀股、中資券商股下跌。其中內銀股跌幅居前,招商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跌超2%,中國銀行等跟跌。
信達證券表示,5月社融和信貸繼續低于市場預期,一定程度上源于去年高基數效應和今年財政、信貸前置發力,但本質還是源于當前經濟內生動能偏弱、需求不足,市場信心有待提振,穩增長政策仍需發力。當前銀行所處政策環境較為友好,監管部門著力呵護銀行息差和盈利能力,引導存款利率下行,緩解了市場對銀行單邊讓利的擔憂。未來隨著經濟復蘇,銀行信貸需求和風險水平有望逐步改善。
汽車股強勢上揚。蔚來漲超6%,理想汽車、小鵬汽車、零跑汽車、長城汽車等跟漲。
消息面上,商務部6月8日明確,舉行“百城聯動”汽車節和“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地方層面,今年以來,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河南等地紛紛出臺汽車消費激勵措施,包括發放購車補貼和消費券、增加購車指標、延長購車補貼時間等。
有色金屬股表現活躍。五礦資源、洛陽鉬業漲超3%,中國鋁業、中國黃金國際、紫金礦業等跟漲。
中金研報認為,有色金屬將繼續定價傳統行業需求逆風、博弈中國需求預期兌現的過程,相對于成本支撐或仍有少量下跌空間。在“尋底”過程中或出現分化,其中受益于新能源需求、供給面臨瓶頸和干擾的品種有可能迎來反轉機會。此外,美國5月CPI低于預期,市場認為美聯儲6月將暫停加息,昨日美股有色金屬股表現強勢。
個股方面:
理想汽車大漲5.39%,報收129.1港元,總市值2691.19億港元。
消息面上,理想汽車昨日公告,2023年第24周(6.05-6.11),理想汽車的周銷量再創新高,達到了0.84萬輛,遠超其他新勢力品牌,也超過了榜單中第二、三、四名的銷量總和。截至6月11日,理想汽車本月銷量已達1.19萬輛。
榮昌生物尾盤漲幅擴大至10.72%,報收34.6港元,成交額1.13億港元,總市值188.31億港元。
公司昨晚公告,自2023年6月14日起,公司的股份簡稱將不再加上標記“B”。此次摘“B”,意味著榮昌生物在市值和收入等方面達到了更高標準,是公司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目前,公司核心產品泰它西普(泰愛)、維迪西妥單抗(愛地希)已于2021年在國內獲批上市并雙雙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市場銷售放量明顯,彰顯了巨大的臨床價值和商業價值。
今日,南下資金凈流入29.19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凈流入13.92億港元,港股通(深)凈流入15.27億港元。
展望后市,中金公司研報認為,下半年港股市場有望實現一定程度上的“均值回歸”,但在真正增長“抓手”出現前,可能是在相對低水平上的均衡。整體上,預計MSCI中國和恒生指數在當前水平有10-15%的上漲空間,主要動力來自7%的盈利貢獻和2-8%的估值修復。建議超配部分高分紅國企(電信運營商)、公用事業、信息科技(軟件與半導體)與醫療保健;對整體大金融、地產、必需消費品、汽車等維持標配。相反,對部分上游需求和房地產拉動原材料與工業等持偏謹慎看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