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李特,2016年本科畢業后隨之進入中能建建筑集團投身于祖國的基建事業,現為張掖電廠擴建項目電儀科長。參加工作的這7年間,他先后在皖能銅陵電廠六期項目、國電蚌埠電廠二期擴建工程項目、新疆哈密燃機電廠項目擔任技術員,四年如一日堅持穩扎一線使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新疆哈密燃機電廠項目擔任主任工程師不到半年時間就憑借自身過硬實力被提拔為電儀科長,正所謂厚積薄發。后又積極響應公司號召到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燃煤電站項目工作,并于今年2月調至張掖項目。入職的7年間他堅持將“知行合一”寫進他的青春,曾獲優秀徒弟、先進個人、質量標兵、安裝工藝代表等多項榮譽。同時,通過不斷學習考取助理工程師等相關資格證強化自己的理論知識,充分利用平臺和年齡優勢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在基層工作的這幾年,他始終在思考要做一個怎樣的年輕人,隨著對工作內容的不斷熟悉和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他慢慢得出了屬于自己的答案。
帶著問題去現場,做“有目標”的年輕人
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們對現場了解多少?雖然已擔任電儀科長2年多,目前從事百萬機組電儀科長的崗位,但他仍感覺遠遠不足。電儀科的工作總是穿插在其他專業的作業面中,每一天都面臨著新的變化,因此經常需要和其他專業在現場相互協調,作為施工單位的專業科人員,現場就是他每日的戰場。很多入場多年的員工在進入現場后除了放電纜等一些基礎工作外,往往無法及時發現隨著現場進度變化帶來的新的問題。但是他始終清楚電儀人員每天要去現場,要去現場干什么,他以身作則,每天帶著計劃、問題去施工現場,同時不斷告訴自己去現場就要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比如:支架保護管合不合適敷設電
纜?電纜敷設后合不合適接線?接線后對不對?能不能送電調試?這些沒有人會手把手教學,只有手里的圖紙、心中的規范和實踐經驗才能讓自己對現場了然于心。他經常告誡自己要多問自己為什么,不斷反省自己,改變內在才能讓自己更快地成長。而作為導師,他也希望青年員工每天都能帶著問題去現場看看自己負責的作業面,做到對現場的了解和掌控,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綜合能力、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
熟讀規范,做“有底氣”的年輕人
在工作中,他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公司施工工藝手冊這些規范視為現場施工的“法寶”,他常說只有掌握了這些“法寶”,才能在與外部單位的交涉中體現我們的水平,才能有合理斗爭的底氣。這些法寶同時也是我們對內管理的依據,只有有理有據才能讓人心服口服。研讀合同、預算、概算又是他的另一個法寶,那些東西誰買,那些東西能算量,這些在合同中都有明確的規定,預算概算中有明確的人工費、材料費等,合同中有明確的施工界限,因此他對預算內容、合同范圍和施工進展手到拈來。他認為生產部門不止在于完成產值的目標,更是要熟練掌握合同內容、概算預算,這樣后續才能在與外部單位的工作劃分和產值確認上、在與內部的分包結算中為公司創造效益和制止損失。
提升視野,做“有格局”的年輕人
格局的不同,人生的高度也將不同。在他擔任技術員時就深知,單項技術員不應只管技術,要對職責范圍內工作的安全,進度,質量,經營負責。從圖紙會審到方案編制、材料預算、完工驗收和決算審核都要做到全部勝任。就電儀專業而言,電纜技術員不僅要看電纜,還要看廠用、二次甚至是熱控。就電儀科長來說,不僅要看建筑布置,還要看基礎框架什么時候出來、熱動系統什么時候具備安裝條件。只有我們把位置擺正,眼光放遠,敢于擔責才能快速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和視野,早日成為公司發展的中堅力量。
在工作中,他始終堅持從全局角度來思考和謀劃專業的中心工作,當在實際管理中遇到管不動,管不了的情況時,他從不以事不關己的態度來拖著不管或放任不管,總是及時的反省自身問題:有沒有認真地催過?有沒有讓隊伍負責人發發汗?有沒有端正自我態度?堅持掘棄等靠要的思想,避免等到問題暴露才去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這也讓他在工作中總是能先人一步發現問題,提前制止并解決隱患從而為項目部減少損失。
由中部沿江到西北內陸,由北國雪原到海外鄰國,這7年間他輾轉國內國外5個項目,始終堅守情懷、務求實效、知行合一,正是這樣的態度和作風,讓他快速的從一名青澀的技術員蛻變成為有能力有擔當的專業科負責人。隨著甘肅電投張掖百萬項目這幅畫卷的不斷展開,他也將在西北大地上潑灑屬于他的濃墨一筆。 (周香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