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是藏糧于地、保護糧食產能、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關鍵舉措。近日,受敘永縣農業農村局邀請,四川農業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徐小遜教授一行作為我省退化耕地治理專家技術指導組成員、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四川創新團隊崗位專家,前往敘永縣調研和指導當地退化耕地治理和秸稈綜合利用工作。
在兩河鎮天生橋村培訓會上,徐小遜一行向農技人員和農戶們發放了川南地區耕地土壤退化(酸化)治理技術手冊,并詳細介紹了當地土壤酸化的危害及成因,指出該地土壤母質中含有致酸物質加上不合理施肥是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建議當地通過施用石灰類土壤調理劑和生物有機肥的組合技術進行土壤改良。同時結合春耕生產要求,徐小遜培訓了秸稈覆蓋和翻耕還田的主要技術要點,還對當地安全利用類耕地秸稈離田和后續綜合利用進行了建議和處置指導。
隨后徐小遜帶領大家深入田間地頭,現場示范了土壤調理劑的施用方法,對農戶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細致講解。此外,就調理劑施用量、施用時間、施用頻次、調理劑和有機肥的選擇等技術細節給出了具體建議,引導廣大農戶積極參與耕地治理。此次培訓,讓農戶們對土壤酸化成因及改良技術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為耕地治理項目有序實施奠定了基礎,對提高當地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
責任編輯: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