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歸抽象,但是瓦格納這次整活兒的起因經過和背后邏輯并不復雜,就是一個削藩引發的血案。
故事的起因還要追溯到阿特木戰役結束以后。從去年10月份拖延到今年5月份的阿特木戰役消耗了瓦格納接近一半(2萬以上)的員工,而戰役結束以后,瓦格納私兵們的半年合同普遍到期,舊有的瓦格納士兵在俄國防部的物質獎勵和威逼脅迫下回家修整。26個瓦格納支隊普遍兵源從巔峰時期的2000-3000人縮減到1000人以下。這也是普里戈津24日早些時候“25000瓦格納猛男提刀上洛”數據的由來。
而瓦格納征召新的3萬名瓦格納員工一事被俄國防部拖延到了4月份。在這樣的情況下,瓦格納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大量新員工尚處于培訓之中,舊有的支隊無法滿足作戰編制,這顯然降低了瓦格納的統戰價值。缺乏議價權的情況下,俄國防部是有資格說不再重用這些魔怔人的。畢竟瓦格納支隊的武器彈藥嚴重依賴俄國防部,就算有外部渠道也會被俄國防部輕易掐斷。而轉入正軌的俄志愿兵營培訓也替代了瓦格納原先培訓新兵的部分職責。
(資料圖片)
因此,俄羅斯國防部當然有足夠的底氣對這支曾經挽救過俄羅斯局勢的非正規力量進行“削藩”,逼迫瓦格納支隊成為俄羅斯正軌武裝力量的一環。從之后的扎波羅熱反攻作戰來看這樣的安排不無道理,畢竟瓦格納真碰瓷不了扎波羅熱防御作戰。
瓦格納的音樂家顯然無法獲得去年10月份那樣超脫于整個國家的獨立政治軍事乃至意識形態地位。但普里戈津確實是個野心家,他生長于希拉維克集團的優柔寡斷,而隨著6月份紹伊古等人的態度轉硬,普里戈津最后想繼續賭一把希拉維克集團的優柔寡斷。
我有理由懷疑紹伊古想進行實質性舉動之前,普里戈津就連哄帶騙的拉上了幾千號人來一波武裝沖刺。普里戈津寄希望于機械化設備在鋪裝路面的高速狂飆速度超過希拉維克集團的決策速度,只要在VVP和北約作出決策前進入阿爾巴特大街開始各國老兵日常,普里戈津就能獲得足夠的議價權。
事實證明他還是賭對了,盡管俄羅斯政府為這事兒進行了提前的準備,但瓦格納還是在SOBR和OMON、憲兵的一路圍觀下進入了南方軍區司令部,上演了一出快樂的羅斯托夫往事,而直到6月24日晚上前,各地俄強力機關收到的命令還是“多造路障,遲滯瓦格納集團”。顯然,雙方都知道俄羅斯境內不是馬林卡,希拉維克集團也好,瓦格納也罷,雙方都承擔不起在俄境內大規模開火的政治代價和歷史責任。這倆伙逼人就如同公牛約架瓷器店,誰也不敢先頂牛對方,就只能沿著俄羅斯境內幾百臺車狂奔亂竄行為藝術。
單希拉維克集團再優柔寡斷,面對這么大的賭博還是坐不住的。天剛亮,VVP就對整個武裝游行行為進行了定性——背叛。在定性以后,盡管即將到來的血戰要削弱俄羅斯,但瓦格納越靠近莫斯科希拉維克集團決策開火的政治代價越小。而沒有退路的瓦格納,越靠近莫斯科則越擔心對方魚死網破。
當然,故事的最后大家也都知道了,其結果是,在6月24日的午夜,普里戈金輸掉了眨眼游戲。在眨眼游戲的背后,坦4師13團的T-80BVM和摩2師近坦1團的T-90M沿著高速公路狂飆,要在莫斯科城下給這群民用轎車大隊整點紹伊古軍改震撼,而磨刀霍霍的VKS也準備為他們本就稀少的特種機隊戰友復仇。而虎視眈眈的北約和30個旅的烏軍顯然大有將普里戈津一舉推舉為俄羅斯史上最大俄奸的意愿。
隨著羅斯托夫的瓦格納T-80bv開回老家,這輪行為藝術也差不多結束了。雙方的公開叫板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大局已定了。事件解決的不完美,被普里戈津拿來當投名狀的VKS遭受了長達16個月SVO里都沒經歷過的單日損失,而象征著俄正規軍高技術兵種團體的Fighter bomber頻道更是對統帥部的妥協出離了憤怒,讓本就和俄統帥部離心離德的俄正軌武裝各個軍種加深了猜忌。此外,當南部軍區憲兵和奧摩面對虛張作勢的瓦格納卻無法正常行使繳械權力的時候,俄羅斯這個偽裝成正常國家和4chan論壇這一次是徹底的演不下去了。
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人,人與人直接要成事最重要的還是團結,這些團結上的問題顯然會讓剛剛穩控局勢的SVO再次搖搖欲墜。不幸的是,我們還需要支持這一億三千萬俄↑羅↓斯→人去牽制消耗北約,而幸運的是北約在這歐陸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菜雞互啄中跟這群希拉維克逼人啄的有來有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