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海珠教育即將“上新”!據悉,2023年初,廣州市海珠區教育局公布,海珠區將開辦4所中小學校(校區),分別是廣州市海珠外國語實驗中學附屬第二小學、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路小學(東校區)、廣州市南武中學附屬學校、廣州市海珠區第四實驗小學。4所新校將為海珠區增加義務教育優質公辦學位6065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校園環境怎么樣?招生規模如何?……8月22日,南都記者提前探訪這4所新校,各學校還在緊鑼密鼓地建設和收尾當中,將如期在9月迎來首批新生。
廣州市海珠外國語實驗中學附屬第二小學
一年級招收4個班,課桌椅能180度調節,實現“躺平睡”
廣州市海珠外國語實驗中學附屬第二小學(以下簡稱“海外二小”)位于海珠區石崗路10號,建筑面積10280平方米,辦學規模30個班,能提供優質小學學位1350個,由優質教育品牌——海珠外國語實驗中學領辦。
海外二小校長陳愉介紹道,學校辦學規模30個班,能提供優質小學學位1350個。今年一年級共有4個班,約140名學生。
在硬件設施方面,學校建有智慧圖書館、700多平方米的室內體育館(可容納500多人)、多功能報告大廳、廣電級高清錄播課室、多媒體計算室、人工智能實訓室、非遺文化館、科技創客室、科學探究室、美術室、音樂室、管弦樂訓練室、舞蹈室以及30間寬敞明亮的智能化教室。
師資方面,學校背靠海珠外國語實驗中學強大的省一級中學資源,配備了一支既年輕又富有經驗的師資隊伍。目前學校一共配備14位老師,平均教齡均超過10年,豐厚的師資資源優勢為師生搭建快速、高效、系統的成長平臺。
陳愉表示,“考慮到孩子們一天里接近1/3的時間都在課室度過,所以我們當時在選購課室桌椅的時候,首先希望桌椅能夠有利于孩子的脊椎發育,其次是呼應教育部的‘躺平睡’規定。我們課室的椅子是能夠180度調節的,還會配備枕頭,這樣孩子們可以躺在我們的椅子上安穩地午休。”
課程設置方面,學校將構建“成美課程”體系,建設校本精品課程,包括以德育激發動力的善美課程、以智育喚醒潛力的慧美課程、以體育鍛造活力的健美課程、以美育提升悟力的悅美課程、以勞技拓展能力的創美課程。
陳愉介紹,一至六年級的學生中,低學段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長相對比較有限。因此,學校在這方面進行了改革,在保證總課時和放學時間不變的情況下,每節課時長設為30分鐘,一天設置7節課。
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路小學(東校區)
東校區招收6個班,學校配備一間300平方米的舞蹈室
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路小學東校區是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路小學的分校區,坐落在新港西路廣州國際輕紡城雙子星城旁,緊靠地鐵8號線中大站,交通便利,距離校本部僅5分鐘步行路程。
該校辦學規模18個教學班,新港路小學副校長陸國雄表示,今年學校新開9個班級,其中6個班級在東校區,另外3個班級在新苑校區,總共招收適齡入學兒童351名。據了解,屆時一至三年級學生入讀東校區,四至六年級學生入讀校本部,兩個校區之間距離僅5分鐘步行路程;新苑校區則開設一至六年級班級。
新港路小學東校區教學樓以紅、黃、藍三色為主色,充分體現簡約、現代的設計理念,教育環境一流化、教學設施現代化、教學功能完善化。學校在教學樓頂平臺設計了校園勞動基地,按照班級分片規劃,陽光充足,高大堅固的防護欄提供了安全保障,是學生進行勞動實踐的理想場所。
不僅如此,新港路小學東校區配備有大約300平方米的舞蹈室,這是海珠區最大型的校園舞蹈室之一,這個舞蹈室既為學生提供舞蹈練習場地,也將打造成為綜合性場室,供學校開展各類體育和文娛藝術項目使用。此外,為了滿足學生“平躺睡”的要求,學校還設置了午休室,放置上下床供學生午休。
在師資方面,新港路小學將為東校區均衡配備教師團隊,學校調配部分的骨干老師下沉到一年級,并于今年公開招聘了三名應屆研究生、兩名本科學歷的老師。陸國雄還介紹道,根據市以及區教育局的相關要求,學校配備了專業的心理老師常駐在校內,以便于解決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同時,按照嚴格標準建設心理輔導室,比如設立一些宣泄室,讓心理老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們心理狀況,舉行一些集體性的心理輔導活動。
廣州市南武中學附屬學校
小一初一共招9個班,重點關注幼小、小初和初高的銜接教育
廣州市南武中學附屬學校位于海珠區紡織路1號,這所學校是南武教育集團新成員,廣州市南武中學附屬學校是一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定位、高質量建設的九年制學校。南武中學附屬學校由南武中學垂直管理,教學理念與南武中學一脈相承,做到文化同根、管理垂直、教學同步、資源共享。
據悉,2023年,南武中學附屬學校小學一年級將招生3個班,初中一年級將招生6個班,辦學規模36個教學班。初一新生291人,小學新生99人。目前學校各類教育教學的設備設施以及教職員工等已經全部到位。
硬件設施方面,南武中學附屬學校配備學創空間(人工智能、科學室、STEM)、生物科學實驗室、舞蹈室、美術室、科普E站等。師資方面,南武中學附屬學校副校長、小學部負責人梁麗紅介紹,學校的教師團隊中,有一位語文老師是在職博士研究生。除了在南武中學在職教師、區內名師、骨干教師中選拔老師外,還將同時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專業能力強、學術素養高的優秀教師。
據悉,南武中學附屬學校重點關注幼小、小初和初高的銜接教育,開發“三大銜接學院課程”:幼小銜接南武蒙學堂、小初銜接劍吳學院、初高銜接CCAE學院。其中,幼小銜接南武蒙學堂通過開設識字、寫字、書法、文明禮儀、習慣規范、國學選讀等校本課程,強化學生學習、生活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小初銜接劍吳學院是南武中學劍吳班的文化輻射班級,通過開設提升學生人文閱讀素養、藝術鑒賞素養、科技創造技能、學習能力提升類校本課程,訓練學生思維品質和自主學習能力;初高銜接CCAE學院目的在于探索初高中銜接教育,通過開設初高中銜接、學科整合拓展、科學創新型實驗室、學科競賽、學能提升類校本課程,培養學生學科知識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
廣州市海珠區第四實驗小學
一年級招收3個班,打造智慧教育生態,配備可平躺睡的課桌椅
海珠區第四實驗小學位于珠江南岸濱江東路,中山大學北廣場西側,是由海珠區實驗小學領辦的公辦小學。在“海納百川,擁抱未來”辦學理念的引領下,學校打造三張名片,建設互聯、融合、創新的未來學校。
海珠區第四實驗小學學校占地面積6150平方米,臨江而建,由著名國家級設計師郭明卓設計,學校建筑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和時代特征。不僅如此,海珠區第四實驗小學享有一線江景,且首層架空,為學生提供休憩活動空間和雨天體育場地。此外,在課室里,海珠區第四實驗小學同樣配備了可調節平躺的課桌椅,讓學生午休實現“平躺睡”。
海珠區第四實驗小學校長蔡曉碧告訴南都記者,在硬件設施方面,學校美術、音樂等專用室突破區域限制,智慧賦能,建設特色空間,打造學習新生態。如科創室將用于信息技術課、科學課、stem課程等使用,勞藝室則用于開展美術課、書法課以及勞動課和綜合實踐課。各班配備電子班牌,建構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和高效互動課堂,進行跨學科學習與運用,為學生打造高度仿真、沉浸式可交互的虛擬學習場景。
課程設置方面,學校開設三大特色課程,實現教育全要素的互通互聯,連接孩子的成長與未來。“優翔課程”利用地域優勢資源,培育學生大愛情懷,為學生成為心智自由的學習者夯實基礎;“融通課程”為學生的發展拓寬視野,激發興趣,喚醒內在生長力,讓學生在可聞、可視、可近的知識內化過程中接受生動的教育;“智創課程”培養學生對話國際、創新實踐的素養,以期適應未來社會,具有國際化視野。
據了解,該校辦學規模12~15個教學班,可提供至少540個優質小學學位。蔡曉碧告訴介紹,學校今年首批招收一年級共3個班,約120名學生。目前關于開學的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
來源:南方都市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