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灣新出海口在2015年被確立為中國唯一以江海聯動開發為特色的國家戰略平臺。如果說通州灣新出海口是江海聯動開發的“十年一劍”,那么下面這群人就是保障“利劍出鞘”的南通海上“守護者”。
“兩中心”團隊運用港航調度系統引導船舶安全進出港。
【資料圖】
在南通海上交通指揮中心、南通海上港航調度中心(簡稱“兩中心”),他們24小時不間斷地盯著屏幕,護佑著南通沿海水上安全。他們平均年齡僅30.5歲,卻用“在崗一分鐘 敬業六十秒”的忠誠誓言,扎根沿海,守護深藍。
赤誠丹心迎黨旗
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下,8月1日,南通海事局通州灣大隊黨支部在“兩中心”正式成立。至此,一股奔涌的紅色之力注入通州灣新出海口大開發中。
護航南通沿海“小開漁”,是新成立的黨支部面臨的第一個嚴峻考驗。“我們黨支部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推動組建了南通市涉水執法部門黨建聯盟,聯盟成員單位涉及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武警海警、漁港監督、海關緝私、公安局水上警察、海防等多個領域和部門。”南通海事局通州灣大隊黨支部書記王震介紹。
8月6日凌晨,啟東、海安等地有近200艘漁船蓄勢待發。在“沿海高水平安全船員黨員攻堅聯盟”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港航調度系統、VTS系統和CCTV系統充分運用,科學合理調度船舶進出港計劃,聯合漁業監管系統,商漁船防碰撞動態監管工作得到扎實開展。在漁船進出高峰流時,船員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配合執法艇開展現場交通組織,切實為維護沿海水上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筑起了一道紅色安全屏障。
“依托黨建聯盟,我們‘兩中心’在引領、服務和保障等多方面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我們推動多部門、多警種共建共治,在基礎信息、設施設備、執法力量等資源上實現共享共贏,開創了聯合執法的新局面。”王震說。
“智慧大腦”賦新能
自2021年5月18日“兩中心”正式揭牌運行以來,“兩中心”團隊便以“多維感知、高效協同、智能處置、優質服務”為導向,以完善海上交通一體化組織指揮體系為目標,逐步打造南通海上的“智慧大腦”。
——打造組織樞紐,實現機構運轉縱橫高效。
在“海上交通指揮中心—快反處置中心—快反執法單元”三級運轉機制下,團隊深化與啟東、海門、如東屬地政府以及農業農村、海警、海防、航保等部門建立“四聯”工作機制,推動風險隱患聯防、惡劣天氣聯抗、事故險情聯救、違法行為聯打。
——打造信息樞紐,實現要素掌控集約集成。
“兩中心”的青年積極組建沿海青年工作室,自主研發海上港航調度一體化智能平臺,集成VTS、AIS、CCTV、5G等6類感知手段,實現了錨地、漁業區、風電場區以及各類船舶等不同要素“一圖展示”,沿海應急力量、防污染資源等“一鍵呈現”。近期,系統還增設引航、碼頭、航運公司、代理、拖輪、供油(水)、污染物接收等7類業務辦理端口,實現轄區監管服務對象全覆蓋。
——打造管理樞紐,實現監管服務全域全鏈。
團隊依托港調平臺,分析研判并動態調整船舶航行、停泊、作業計劃,實現了對進出港船舶的全周期調度和對港區的高效能管理。“以前我們船舶制定計劃后,但凡計劃趕不上變化,那就只能盲等或者碰運氣了,現在有‘兩中心’統籌調度、高效管理,可解決我們的燃眉之急了!”進港船舶紛紛為這一創新舉措點贊。
——打造指揮樞紐,實現應急處突聯防聯控。
在市縣區級海上交通安全專業委員會成立后,南通海上安全議事協調機制逐步健全。推動建立“動態評估、分級管控”風險管控機制,與救助、打撈建立應急響應機制,將沿海48艘應急救援船艇納入中心統一指揮調度,凝聚起南通沿海應急和搜救合力。
服務之翼助騰飛
8月15日,由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第四代風電安裝平臺“海峰1002”完成了為期一周的試航作業,順利回靠振華啟東海工碼頭。
在“兩中心”團隊與現場海巡艇的合作護航下,世界最大天然氣處理能力浮式儲卸油平臺、全球首艘第四代風電安裝船、世界最大打樁船等“大國重器”頻頻從南通駛向世界;在呂四“2+2”碼頭中轉的集裝箱、迎峰度夏期間的電煤能源物資、為華東地區增添“底氣”的液化天然氣等各式貨種源源不斷從海上來到南通。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南通沿海貨物吞吐量達到2458萬噸,同比上漲37.2%;254艘次5萬噸級及以上船舶進出港,同比增長32%;接靠LNG船舶35艘次、接卸量303.9萬噸,LNG船舶接靠頻次及接卸量穩居全國前列。
多項指標持續向好的背后,是“兩中心”團隊在解決單向乘潮航段“卡脖子”難題后的工作實效。除此之外,他們憑借新型運行機制的獨特優勢,充分弘揚南通海事“四特精神”“三千風格”,實現了南通沿海安全和經濟效益雙提升。
“我們參與了保障如東能源島陸海通道黃海二橋等23個重點工程建設,特別是保障千億級重大項目中天鋼鐵8個5萬噸級泊位‘一年建成、全部投產’,呂四‘2+2’4個10萬噸級泊位‘一年建成、兩年開港、三年成規模’。通州灣主體港區三港池‘2+1’20萬噸級碼頭開工建設……”說起“大通州灣”的“大項目”,“兩中心”團隊的徐巍滔滔不絕,言語中無不透露著作為沿海建設者的自豪。
只爭朝夕抓機遇,凝心聚力謀發展。“兩中心”團隊將以海事“四化”建設為引領,開拓進取、銳意創新,主動作為、靠前服務,持續優化升級“交通指揮+港航調度”海上交通一體化組織指揮模式,提升沿海海事監管服務效能,推動“大通州灣”高質量建設發展,接續譜寫新時代交通強國建設長江航運新篇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