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導致胃病高發。但很多患者在胃痛難忍時才會選擇就醫,大多數情況下不把自己的胃部不適當成病。這里提醒大家,胃病的表現可不止有疼痛,出現其他胃部不適也要重視。出現這些癥狀小心胃病“來襲”
癥狀一:胃痛
常見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
胃痛又叫胃脘痛,其主要癥狀是自覺上腹胃部近心窩處有或輕或重的疼痛感,常伴有胃部脹滿、惡心嘔吐、打嗝、食欲不佳等。胃痛的種類不同,可有隱痛、刺痛、灼痛、脹痛,時間也有不同,可飯前痛也可飯后痛。不同胃痛不同病,確診前不可一概而論。
癥狀二:胃脹
常見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癌等病。
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暫時儲存食物和消化食物。一般來說,經過4~6個小時,混合食物從胃完全排空,人們就會感到饑餓,反之就會感到胃脹。
當患者因胃病導致胃排空延緩,食物不斷對胃壁產生壓力;同時,食物在胃內過度發酵后產生大量氣體,使胃內壓力進一步增高,因而就出現了上腹部的飽脹、壓迫感,即胃脹。
癥狀三:反酸燒心
常見于: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泛酸是指胃酸過多,隨胃氣上逆,多由于賁門功能不全和胃功能障礙導致酸性胃液反流至口腔,為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癥狀。患者常常會感覺一股“酸氣”從口腔中涌出,有燒心感,在餐后、躺臥或腹壓增加時尤為明顯。
癥狀四:惡心噯氣
常見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出口梗阻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噯氣是胃中氣體上出咽喉發出的聲響,其聲長而緩,古代稱為噫氣,屬胃氣失和而上逆的一種表現。噯氣、惡心的核心問題是胃動力不足,胃內容物不能及時排空,積存過久,發酵產生氣體。
疼痛輕不等于胃病輕
很多高風險胃病,其疼痛甚至沒有那么明顯。比如說胃癌早期往往無特異癥狀,急性胃炎疼痛劇烈,但一些患者發展至慢性萎縮性胃炎時反而可能轉為隱痛。
如果上述胃部不適癥狀長期存在,沒有緩解,建議及時就醫,通過胃鏡排查有無器質性疾病。
對于擔心害怕胃鏡檢查的患者,可以選擇膠囊胃鏡。膠囊胃鏡顧名思義,是一顆膠囊大小的胃鏡,它集合了自主磁控技術和電子胃鏡技術,讓膠囊胃鏡檢查變成一種可控的檢查方式。
只需15分鐘左右即可輕松完成全部胃鏡體檢,只要像吃藥一樣,吞下“小膠囊”,無痛苦、無創傷,1~2天內就可以隨著腸道自然排出體外。
看胃腸,治肛腸,到襄陽東大肛腸醫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