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粵港澳大灣區口腔健康聯盟 2024年暨博醫療集團口腔學術高峰論壇圓滿收官。
本次學術盛會,聚集了產業翹楚、學術大咖、合作伙伴,近千名粵港澳口腔醫療同仁參與,共同探討并推動口腔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提高口腔醫療從業者的科研實力與臨床創新能力。本次大會不僅搭建了學術交流的平臺,同時也為粵港澳大灣區口腔健康聯盟口腔醫療技術的革新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集團成立 24 周年之際,暨博醫療集團成功掛牌新三板,對集團學術精進、技術革新及醫療服務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以此為契機,持續推動,積極承擔醫療機構的社會責任,我們深感榮幸能再次與粵港澳大灣區口腔健康聯盟聯合舉辦此次盛會,為促進口腔領域的高質量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暨博醫療集團董事長 劉遠明致辭
大會主席:粵港澳大灣區口腔健康聯盟創盟主任委員 黃洪章教授致辭
黃洪章教授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口腔健康聯盟與暨博醫療集團攜手在豐富口腔診療手段、促進人才培養、促進口腔各學科的交叉融合與發展等方面激發出活力。
大會執行主席:粵港澳大灣區口腔健康聯盟主任委員 葛林虎教授致辭
葛林虎教授表示:我們希望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口腔健康聯盟的力量,推動口腔醫療技術的革新與發展,為更多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口腔健康服務。
中華口腔醫學會副會長 凌均棨教授 致辭及學術分享
凌均棨教授進行了開場致辭,并分享了《多學科診療模式在口腔疾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口腔多學科的交叉融合與發展,為臨床實踐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指引 。
從左到右:葛林虎教授、黃洪章教授、凌均棨教授(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專家云集 傾囊授課 聚焦口腔種植與正畸多學科交融交流
陳卓凡教授、容明燈教授、王麗萍教授 李振平院長 吳龍華院長(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在口腔疑難種植學科方面,本次盛會邀請了多位專家進行課題分享。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陳卓凡教授為大家分享《數字化種植修復技術:臨床實踐與培訓》;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特診中心主任容明燈教授深度探討了《上頜后牙區重度牙周炎缺牙后的種植困境與破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種植科主任王麗萍教授分享了《復雜骨缺損增量術式的選擇》;佛山中大口腔醫院李振平院長則介紹了《內卷下的險與機——初探下牙槽神經移位種植術》;順德口腔醫院院長吳龍華院長帶來了《上頜后牙區骨量不足的手術技巧與實踐》課題分享。本次大會針對口腔種植學術的新進展、新知識及新經驗進行深入交流與研討,旨在探討并揭示高難度口腔種植技術的新設計理念,為我們臨床實踐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聚焦正畸多學科聯合診療分享
從左到右:艾虹教授、肖琿教授、余興華主任(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在正畸多學科協作診療領域,本次學術峰會榮幸邀請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艾虹教授,為大家分享了《飛來“橫”禍——淺談發育期錯合畸形寬度問題的考量》;廣東省醫學會正畸專業委員會委員肖琿教授,介紹了《骨性畸形的跨學科聯合治療策略》;以及暨博醫療集團正畸總監余興華主任,帶來了《突面畸形正畸療法中的美學風險評估》。各位專家共同展示了,正畸聯合診療的最新研究成果與豐富臨床經驗,深入探討了多學科協作診療的新模式與新理念,為各位口腔同仁提供了寶貴的學術指導和實踐啟示。
口腔病例大賽 八強匯聚 醫展鋒芒
暨博醫療集團2024年度口腔病例大賽歷經選拔賽激烈角逐,迎來總決賽。8強選手醫生圍繞病例特點、診療思路及心得,多維度精彩講解,展現完善治療流程、扎實專業功底,是一場技術交鋒、思維碰撞的精彩大賽。
本次大賽以醫療質量與安全為核心,以賽促學,以學促行,旨在探討并交流多樣的臨床技術與理念。展望未來,暨博口腔的醫師團隊將不斷追求學術精進,致力于技術革新,并持續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暨合論道·博見未來
本次論壇的舉辦,旨在持續推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會議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口腔健康聯盟與暨博醫療集團,攜手在豐富口腔診療手段、促進人才培養、促進口腔各學科的交叉融合與發展等方面激發出的力量,正推動口腔醫療技術的革新與發展,為更多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口腔健康服務。
廣東暨博醫療集團(簡稱:暨博醫療,證券代碼:874678)創始于2001年,,是一家集口腔醫療機構投資、連鎖經營管理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口腔醫療集團,深耕粵港澳大灣區,7城33院。現擁有十一家大型二級口腔專科醫院以及22家口腔診療機構,以“守護口腔健康,共享幸福生活”為使命,始終秉持“人文關懷,技術為先,精誠協作”的理念,堅守醫療本質,牢記提升區域口腔醫療健康水平的初衷,堅持用更好的技術為廣大群眾提供高品質的口腔診療服務,致力于成為重專業、高品質、有社會責任感的口腔民族品牌引領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