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滿舵”“正舵”“微速前進”……6月21日10時許,海口秀英港區引航檢疫錨地內,海南省船舶引航站一級引航員唐民州,正站在一艘國輪的駕駛艙內,為該船引航。
唐民州(右一)在船舶駕駛室引航。 海南日報記者 葉媛媛 攝
引航員,究竟是做什么的?海南省船舶引航站副站長林山解釋道,當船舶到達港口時,一方面,船員對港口的布置、航道、水深、潮流等情況不熟悉,另一方面,每個港口的地理條件都不太一樣,因此需要引航員為船長提供在港口區域航行的引航專業技術指導,并利用駕駛臺資源及各種輔助設施指揮該船舶,使其安全地航行及靠離泊位、港口。可以說,引航員就是船舶航行的“安全保障員”,保障船舶安全停駛。
【資料圖】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為了保障港口和船舶的安全,都會在一定水域內對外籍船舶實行強制引航。”林山表示,引航權也是一個國家主權的體現。
一名合格的引航員,必須對所在港口的航道水深、水流特點、航標設置,以及當地的引航制度了如指掌,熟練掌握船舶駕駛操縱技術。唐民州告訴記者,了解引航船舶的基本資料及操縱性能,制定周密的引航計劃和應急預案,也是引航員出發前必做的功課。
耳聽六路、眼觀八方,可以說是引航員的必備本領。由于每天進出秀英港區的船只很多,唐民州常常需要第一時間在駕駛艙內判斷哪些船只可能對船舶的安全航行帶來隱患,并及時協調調度,引導其避讓。
與此同時,引航也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求引航員們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協調港口、拖輪、航道等資源,確保船舶安全停靠。
在引航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大霧、強對流等極端天氣,這考驗的不僅僅是引航員讓船舶航行在安全船位上的技術水平,還要求引航員具備超強的心理素質以應對極端天氣帶來的諸多不確定的安全因素。
正因如此,從一名大學畢業生成長為一級引航員,一般需要15年左右的時間。現如今,大部分引航站都是直接招收有經驗的遠洋船長。招收的船長經過一兩年的實習,再通過考試正式成為引航員。
由于從業門檻較高、24小時待命的工作特點,國內從事引航員工作的人群并不多。據媒體報道,目前國內僅有46家引航機構、2400多名引航員。可以說,這是一個十分小眾的職業。
林山介紹,海南省船舶引航站目前共有25名引航員。今年以來,該站共引航船舶超2112艘次,其中外籍船舶1717艘次。(葉媛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