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媒體報道,2023年秋季學期即將開學之際,多地教育行政部門發布通知規定,不得因暑假作業未完成而處罰學生。安徽合肥等地還要求各學校設立“暑假作業緩交期”。江蘇省教育廳在致全省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中稱,對孩子完成暑期作業遇到的困難,建議給予理解和包容,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共同商量解決辦法。
對此有人質疑,學生未完成暑假作業,如果不對他們進行必要的適度懲罰,就是對犯錯行為的一種縱容,可能會助長懶惰習氣。如果學生連寫作業的壓力都克服不了,很難應對激烈的競爭。
這些擔心并非毫無理由,但否定之前,不妨先了解這一政策出臺的原因,理解暑假作業緩交背后的深意。學生當然應按時完成暑期作業,利用假期溫故知新,鞏固知識基礎,這對于新學期的學習十分必要。相反,若沒有暑期作業的教育設計,孩子沉湎于各種游戲不可自拔,一定是我們不愿看到的結果。
但應該看到,如今孩子的假期生活并不是那么單一,各種課外興趣班、夏令營,家長安排的全家游、回鄉探親等,會擠占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有些孩子因學習習慣不好、基礎薄弱、能力較差,難以趕上其他同學,假期不少時間用來查漏補缺。還有一些學生因家庭突發情況,無法按時完成暑期作業。給這類學生緩交作業的待遇,是教育管理人性化的體現,能最大限度消除他們因無法按時完成作業而產生的焦慮心理,避免因此產生厭學情緒。
嚴格要求是學生進步的保障,適度松綁也是最直接的減壓方式,是幫助他們順利開學的必要心理調適,作用同樣不能忽視。特別需要提醒的是,教育行政部門發布的相關通知中,說的是緩交而非不交,必須在規定的緩沖期內完成作業。自己欠的賬最終還得自己還,這并不會破壞學生對假期作業應按時完成的規則意識,相反還會增強他們對作業的責任意識。
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明白一個道理:無論會不會因為緩交作業而遭受懲罰,都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完成作業是學生的本職,浪費的時間最終還是需要自己找補回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多數學生無須享受作業緩交的特殊待遇,我們也不必對緩交作業縱容孩子懶惰的臆測結果有過多擔心。
由此可見,此項政策的提出,恰是對學校和家長的一次提醒,即學校布置假期作業應注重數量和質量,掌握好難度,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盡量減輕學生負擔。同時,要不斷完善假期作業的督促方式方法,在假期期間做到學校教育不缺位,不能留了作業之后整個假期不管不問,避免出現學生臨近開學惡補作業的情況。家長也要在孩子完成正常學習任務的情況下,合理安排他們的假期生活,加強對孩子學習的關注。
教育懲戒當然不可少,但一味強調懲戒而忽視人文關懷,則是不負責任的。學校和家長只有秉持寬柔相濟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分解責任,才能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讓他們實現健康成長。
(作者系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學紀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3年08月30日第2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