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北京論道嘉賓演講大集合!
2023年6月15~16日,由流媒體網主辦,北京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聯通、北京電信、北京移動共同協辦的「北京論道暨第25屆中國智能視聽與科技創新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
【資料圖】
本屆論道以“電視的未來與未來的電視”為主題,邀請到了智慧大屏產業的行業專家、企業翹楚蒞臨齊聚,多維角度透視當下大屏市場,共謀電視新未來。
在15日召開的“IPTV價值高峰論壇”上,帕科視訊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技術中心總經理邊祥國做了主題為《精耕細作、強基擴面,實現IPTV新媒體的全面破局》的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分享的是“精耕細作、強基擴面,實現IPTV新媒體的全面破局”。
關于產業面對的問題和挑戰,我們大概總結了一下,首先是內部問題:用戶增長放緩導致用戶紅利逐步消失,開機率下降導致結算收入下降,增值業務發展難導致收入難提升,新業務發展緩慢導致缺乏新收入點,機制體制問題導致難以放開發展。
其次是外部挑戰:公網OTT快速擴張,占領大量用戶;移動互聯網以碎片化的方式搶占了用戶大量時間。
IPTV發展之痛與破局之道
再說一下IPTV發展之痛。痛點一是系統生態自持力不足。核心能力依賴于運營商,難以自主發展;系統沉重,升級復雜;EPG形態多樣,無統一管控能力;播控與增值系統界面定義不清晰。
痛點二是運營與技術結合困難。技術提供基礎支撐,未形成對運營的推動力;運營需求轉化效率不足;系統運營靈活性不足;運營缺乏有力抓手,能力受限。
痛點三是運營模式難以突破。聚焦單一內容運營,缺少產品和用戶運營;缺乏先進的運營工具、策略、方法;缺少數據有效支撐;傳統“廣播式”運營難以實時、量化的評價產出;運營流程復雜,效率不高。
痛點四是業務發展難突破。用戶覆蓋率與滲透率已經接近飽和,需立足自身優勢,充分挖掘并提升用戶價值;抓穩核心業務、探索新的業務模式,開拓運營收入增長新領域。
痛點五是服務升級難轉型。IPTV業務的思維定式需要突破,積極創造增長新業務;從家庭數字娛樂領域向智慧服務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
痛點六是行業拓展不足。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IoT、元宇宙、5G等技術涌現,催生了萬物互聯和智慧社會新的業務需求,如何結合新的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機會成為了新的課題。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把業務做得更好,更好地發展IPTV大屏業務?帕科根據多年的運營技術和產品經驗,提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論,主要分成三個方面。第一是強化根基,通過技術升級,加強播控安全、系統整體規劃、技術給運營賦能;第二是精細運營,通過運營工具+運營方法論,向用戶、內容、數據要效益,精細運營和用戶體驗同時發展,數據化和智能化共同賦能;第三是拓展場景,向泛屏拓展,立足大屏擴展泛屏,立足家庭拓展更多場景,立足廣電拓展百行千業。
強化根基
一是播控安全、運營效益兩手抓。比如核心能力的建設,信息安全能力的加固,這兩個是在做播控安全時需要做好的工作。運營方面,我覺得運營系統能力的構建現在相對來說是不足的,尤其是以前運營和播控很多時候耦合在一起,后續的發展受很多限制。隨著現在大數據和AI能力的發展,智能化運營的建設也要逐步發展。還有數據能力的構建,需要全面的數據運營,基于數據精細化運營。
二是構建安全、規范的播控能力。產品也好、技術也好,帕科這些年有比較多的經驗,也做了很多省的播控,對相關的播控能力、安全能力有較多的系統的實施,也有很多省在用我們的產品。
具體來說,1、技術領先,體驗更佳:平臺采用微服務技術架構,擁有良好的服務隔離、服務容錯機制。2、系統性能大幅提升:支持分片注入多任務;支持快速下發任務,效率大大提升。3、平臺安全:平臺采用完善的限流、降級、熔斷機制,能夠有效地阻擋惡意攻擊,保障平臺安全。4、運維規范化:容器化部署,能夠快捷高效地定位和處理問題。5、靈活擴容:平臺擁有良好的負載均衡能力,支持任意模塊的橫向擴容,充分激發系統的潛力。6、租戶化管理,數據隔離:多租戶化平臺,實現各SP/CP信息安全及數據隔離。
三是頂層整體規劃,底層統一建設,分為三個方面。首先是建立播控及增值的分層體系,三側運營商能力統一:統一播控管理(統一媒資、統一編審、版權統管),統一內容運營(統一編排、系統開放、靈活擴展),統一EPG管理(分側運營,支持可視化、差異化運營,靈活對接),統一數據(統一規范、統一采集、數據清洗、數據標簽)。
其次是建立多維度生態運營:引入全方位的運營工具,建立會員系統,增強用戶粘性;建立導流系統,點播增值轉化;建立活動平臺,提升用戶活躍;建立消息系統,多端消息觸達;建立智能工具,智能推薦系統。
然后是開拓創新賽道業務:開展老人賽道、少兒賽道、數字鄉村、智慧社區、智慧教育……
四是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運營能力:以用戶為核心,產品互相融合,形成體系化、矩陣化運營及增長解決方案。
五是技術賦能運營,技術產生效益。技術賦能運營,技術提供靈活運營工具和全面數據能力。
精細運營
一是構建以目標為導向的整體運營方法。從運營主體來說,最終目的還是要提升整個收入,收入要提升的話,無外乎幾個點,活躍度、訪問量還有播放時長、訂購轉化率,其實在運營過程中都是一個小的漏斗,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漏斗,每個漏斗在運營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個都完成得比較好,最終的收入就會有所提升。
二是構建完整的精細化運營體系。我們的指標要怎么完成?要對用戶做精細化的分類,分成不活躍的用戶、活躍的用戶,買不同產品包的用戶、流失的用戶、打電話投訴的用戶區等。提升指標的過程中有哪些手段,又需要提升哪些指標,這是我們在運營過程中需要根據經驗或者專業的知識做統一分析的,根據分析再做一些針對性的增長策略。如果采取一個大包大攬的方法,很難有所提升。
基于用戶分群做營銷策略,也有非常多的維度,也有不同的手段。比如基礎數據能力,沒有數據的話,用戶分群無法完成。再比如對用戶、對內容、對產品進行建模的工作,這需要很多經驗,需要專業的知識。用戶分群分得越細越好,漏斗越多,對不同用戶做的事情越精準。用戶分完之后,對不同的用戶定義不同的指標和增長策略,用不同的工具能力促使增長,比如一些線上線下活動,包括客服、回訪,都是我們的手段。最終,通過組合的活動做數據的輸出,然后對數據做一個綜合的考評,這是我們完整的精細化運營體系。
三是構建數據運營體系。我們希望能夠做到從被動的運營向數據驅動的運營轉變,構建數據引導業務的運營方法。之前我們還是偏向以人為主的運營,現在希望數據驅動整個運營,這個運營分幾個層面,比如用戶運營、產品運營、活動運營、業務監測等。
場景拓展
一是構建智慧化服務場景。具體來說,1、智慧化運營轉型。跟隨數字化轉型時代發展趨勢,實現傳統業務向智慧化運營轉型,拓寬業務空間,豐富業務結構,提升核心競爭力。
2、提升差異化應用和服務。面向不斷細分的用戶市場和用戶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提升差異化增值應用和智慧化運營服務基礎。
3、提供一體化開放平臺。 打造一體化開放平臺,并通過中臺化建設,消除的“煙囪式”建設,提升新媒體To B、To G業務的服務能力,以及賦能行業賽道企業的創新能力。
4、增強服務能力和競爭力。適應泛智能終端趨勢進行積極部署,打造完整業務鏈,增強獨立服務能力與市場競爭力,賦能多種終端設備。
5、多元化的視聽業務承載。建設將提升現有系統基礎服務能力,并通過超媒平臺賦能創新業務,承載新媒體視聽服務及其它多元化業務。
6、把握市場業務增長契機。積極踐行廣電媒體的社會價值,打造智慧業務產業航母,助力在智慧教育、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服務等細分市場的業務增長,實現智慧化綜合運營服務的業務轉型。
二是基于播控延伸業務能力。基于播控平臺,希望擴展出一個支撐多場景、多業務的平臺,這里面需要做到的,第一個就是統一的底層能力。現在IPTV更多依賴于運營商的硬件,包括CDN的能力做傳輸,IPTV如果自己要擴展視聽之外的業務,需要自己建一些其他的能力,可能對于運營商依賴性有所降低才行。第二個是視頻能力,在此基礎上需要有創新技術,像AI中臺的能力需要做建設,以便于服務后面延伸的業務。另外原來依賴性比較強的,如果要獨立開展業務,也需要新媒體具備一定的能力。最后是針對不同行業的服務平臺能力,這樣的話,后續如果做To B、To G才能有承載力,建完之后能夠統一承載多端多元化的業務,未來可能還有很多不同的業務形態都需要在一個底座上做支撐。
三是立足廣電拓展百行千業。廣電業務在最近的5-10年發展比較迅速,前幾年有一個爆發式增長階段,目前用戶、收入基本上見頂,第二曲線方面,包括政企類業務、泛政企業務,也包含數字鄉村、智慧社區、智慧文旅等,后續我們要繼續深挖相關市場,通過數字化、精細化運營,孵化第二曲線的成長,第二曲線要拿到接力棒,產生新的收入增長點。
四是立足家庭延伸業務場景。除了To C,我們還要考慮到To H、To B、To G,也就是既要有家庭生活,也要有產業生態,更要有政府民生。
五是立足大屏擴展泛屏。泛屏業務的發展有很多機會,比如車載娛樂屏業務、中屏業務、VR/AR業務等。整體來看,IPTV產業基于多屏向泛屏的延伸,還有很多機會,這也為第二曲線做了一些支撐,在細分賽道和細分領域,也有望實現更多的突破。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