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消息指,二季度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超過了美國市場,由此中國市場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iPhone市場,然而這對于中國制造來說卻不是好消息,甚至可能比美國芯片斷供更可怕。
中國市場對于蘋果來說可謂非常開放,消費者可以自由購買iPhone,不會受到太多阻礙;而印度則強制要求在印度銷售的iPhone必須在印度制造,歐洲市場則連番對蘋果進行打壓,荷蘭曾連續每周對蘋果罰款500萬歐元,可以說蘋果在中國市場是真的如魚得水。
(相關資料圖)
iPhone在中國銷量的快速增長,在于一家中國手機品牌因為美國的壓制而衰落,為蘋果搶占中國市場提供了機會。此前這家中國手機品牌在國內高端手機市場與蘋果平分天下,然而隨著它的衰落,其他國產手機品牌并未能成功接棒,導致蘋果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占有的份額猛增至近八成。
中國消費者搶購iPhone,在于國產手機近幾年的創新已不如以往,國產高端手機的芯片依賴高通,然而高通連續兩代高端芯片出現發熱問題,再加上國產高端手機的定價已高達6999元,在差不多乃至比iPhone價格更高的情況下,消費者表示干嘛不直接買iPhone呢?
iPhone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一家獨大,對于中國制造來說卻未必是好消息,因為中國制造幫助了蘋果發展壯大,然而如今蘋果正吃飯砸鍋,意圖借助它對中國產業鏈的影響力,推動產業鏈向印度轉移。
從2019年以來,富士康和緯創奔赴印度設廠,雖然旗艦磕磕碰碰,甚至緯創在印度的工廠還被印度財團強制收購了,富士康在印度的發展速度遠比中國大陸緩慢,近4年時間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廠員工總數也才1.7萬人,遠無法與鄭州富士康僅用2年時間就達到30萬人相比。
但是日前消息指富士康在印度取得的收入已達到100億美元,顯示出富士康在印度的發展還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富士康在印度的發展依賴于蘋果的支持,據分析指出蘋果的iPhone已有10%左右的比例在印度制造,甚至印度制造的iPhone還出口至中國市場,這帶動了富士康在印度的發展。
蘋果不僅促使富士康這些代工廠赴印設廠,還在積極推動中國的產業鏈企業赴印設廠,2022年底就有消息指蘋果直接代14家中國產業鏈企業向印度提出建廠許可,已獲得通過,顯示在蘋果的推動下,印度的產業鏈開始取得突破。
蘋果對中國產業鏈具有巨大的影響力,此前歐菲光因為失去蘋果的訂單導致營收下滑四成,而利潤則暴跌九成;京東方在2021年成為蘋果的供應商,當年就取得了創紀錄的利潤,顯示蘋果給產業鏈的利潤遠超國產手機,如今蘋果進一步占據國內高端手機市場,取得了更多利潤,而國產手機獲得的利潤下滑,此消彼長之下,蘋果對產業鏈的影響力無疑進一步增強。
在蘋果的影響下,中國的產業鏈企業向印度轉移恐怕難以避免,產業鏈是中國制造的核心競爭優勢,一旦蘋果成功推動產業鏈向印度轉移,那么對于中國制造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難怪業界人士指出中國成為iPhone的最大市場,進一步控制中國產業鏈,而它卻試圖推動產業鏈向印度轉移,這種情況比美芯斷供更可怕,因為這是真正動了中國制造的根基啊。
原文標題?:?中國成最大的iPhone市場,蘋果卻推進印度制造,比美芯斷供更可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