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昨日“開門紅”之后,港股今日再度高開,隨后走高,恒生科技指數現漲3%,報4360點,恒指漲2.06%,突破20000點,國指漲2.19%,報6983點。
板塊方面,互聯網醫療、地產股、物業股、軟件股等漲幅居前,蘋果概念、特斯拉概念股等表現疲軟。
(相關資料圖)
科網股走強,萬國數據漲超12%,嗶哩嗶哩漲超10%,阿里健康漲超8%,閱文集團、阿里巴巴漲超7%。
地產股、物業股表現亮眼,旭輝控股漲超12%,時代鄰里漲超11%,綠城中國漲超10%,寶龍地產漲超9%,碧桂園服務漲超8%。
機構看好港股未來
回顧過去兩年行情,港股在2021年2月到達高點后一路走低,期間雖有反彈,但力度都不是很強。
不過,從去年十月開始,港股再次從底部反彈。以具有代表性的恒生科技指數為例,從十月低點至今已經反彈54.63%。
盡管過去幾個月,市場有所反彈,但由于去年上半年下跌比較多,當前估值并不高。現在的恒生指數如果以PB來算,仍然處于最低的10%的分位數;以PE來算,大概也處于最低的1/4分位數的水平,仍然是一個非常低估的狀況。
展望未來,國內外投資機構仍然看好港股表現。瑞信認為,恒指目標看到23800點,即預期較現水平有逾20%潛在升幅。
大和預計,2023年恒指基本目標22500點,最熊情況下看21000點。大和認為,內地防疫政策轉向及美元回軟為港A股兩大推手,但在供應鏈續緊張及疫情嚴重下,全面復蘇還看下半年,相信內地股市未來12個月表現將呈現“N形”發展,港股在首季及第三季見“雙底”。
與此同時,偏愛港股的基金經理丘棟榮也在最新的路演中表示看好港股,"港股的機會可能是系統性的,以及戰略性的。"
當前來看,他認為,影響港股市場的三個因素經濟周期的下行、疫情的防控政策,以及海外流動都出現了轉變,市場有可能已經走到了反彈的右側,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經濟周期運行方面,下行趨勢和見底狀況有可能已經發生,尤其是包括房地產投資在內的投資需求,有可能在2023年有所回升,甚至是明顯的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據廣發證券,隨疫情狀況改善等多因素影響,41城新房成交環比增長,其中北京、廣州等此前受影響較大的城市成交明顯恢復,預計地產板塊未來基本面企穩回升。
疫情防控方面,國內防控措施徹底放開,防疫的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癥”。
海外流動性方面,可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最悲觀的時候已經過去。
配置建議
至于具體配置上,丘棟榮認為,三個領域非常有吸引力:
1)中國傳統經濟里那些最優質的公司,既包括了傳統產業里的金融、地產、資源、煤炭、石油,也包含了像電信、移動這樣的優質運營商公司??春玫闹饕蛩卦谟谒鼈兊挠芰?、抗風險能力很強,還有一定的成長性。在中國經濟復蘇的背景之下,盈利甚至還有一定的彈性。
而且這些公司在香港市場的交易價格、估值是非常便宜的,有些公司還存在10%以上的分紅收益率。
2)新興產業,包括互聯網、科技、醫藥以及新興消費等,還包括一些中概股的公司回流到香港市場,或兩地上市的一些新興的、創新型公司。這些公司是中國經濟里最具獲利、創造力的新興力量,在未來具有非常好的成長潛力。
3)一些內地資產(A股)里沒有的資產,包括澳門的博彩產業以及香港本地的一些股票。
此外,瑞信預期,跑贏行業包括互聯網相關,如電商、網上游戲及娛樂,而直接受惠于香港通關的板塊包括乳品、旅游、航空。
招銀國際建議部署受惠中美經濟周期分化的板塊。
建銀國際建議逢低布局成長股、財務穩建及低估值又高股息回報的國企股、及香港本地及中資疫后消費復蘇股。
關鍵詞: 港股繼續上漲恒生科技指數漲超3% 機構存在系統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