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倪浩】“中國適度降息令人意外。”英國路透社21日如此評論中國央行當天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調整。當天上午,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為3.45%,較上月下降10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2%,與上月持平。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作出最新判斷,明確要求“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由此,市場預計,接下來居民房貸利率將較大幅度下調,以降低購房成本。8月15日,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20日,多家外媒預測,中國央行21日將對兩個品種的LPR報價跟進下調,而且著眼于穩樓市,5年期以上LPR報價可能面臨更大幅度下調。
2019年央行完善LPR形成機制,使之成為金融機構貸款定價的主要參考。LPR由全國18家銀行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加點計算得出,并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提交報價,由后者每月20日公布,為銀行貸款提供定價參考。目前,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兩個品種。1年期LPR適合借款期限為5年及以下的貸款。5年期LPR適合貸款期限大于5年的貸款,目前房貸LPR利率一般參考5年期以上LPR利率。
路透社20日對35名市場觀察人士進行的調查顯示,所有被調查者均預測1年期和5年期利率會下調15個基點。然而,1年期LPR下調幅度低于預期,5年期LPR維持不變,呈現“非對稱”降息。
華泰證券分析師易峘21日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出于保護銀行凈息差(銀行凈利息收入和銀行全部生息資產的比值)和穩匯率的考慮。易峘認為,目前商業銀行凈息差已經降至1.74個百分點,為2011年以來的低位,比疫情前下降45個基點左右。LPR降幅低于市場操作利率,有助于緩解銀行凈息差的下行壓力;同時,LPR下調幅度較小,可能也有穩匯率的考慮。因為目前海外主要央行還處于加息周期,穩匯率的考慮或對央行降息形成一定掣肘。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高盛分析師的話稱,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似乎非常重視銀行體系平穩運行的能力,下調LPR可能會導致銀行凈息差下降。高盛分析師表示,只有一個健康的銀行體系,才能吸收經濟沖擊和幫助房地產行業實現去杠桿化。
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王青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下調1年期LPR著眼于提振居民消費和企業的投資動能,為接下來經濟復蘇勢頭的轉強積蓄力量;5年期以上LPR報價按兵不動,不排除后期“調整優化房地產信貸政策”會單獨出臺具體措施,其中或包括更大力度實施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以及下調二套房貸利率下限等。王青認為,決策層近期多次發聲,由之前的“支持和鼓勵”,調整為“指導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這意味著下半年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可能性較大。除LPR外,央行還有別的工具來引導房貸利率下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