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憑借著“老酒”的高端化路線,舍得酒業業績快速增長,來到2023年,這條向上的道路似乎越來越難走了,利潤增速放緩、次高端酒承壓……登上階段性高點后的舍得酒業開始爬坡遇阻。
(資料圖片)
8月19日,舍得酒業在上海舉辦了一場“老酒盛宴”,這是舍得東家復星集團大本營的所在地,一眾復星系高管出席為舍得酒業站臺。
而就在前一日晚間,舍得酒業對外公布了上半年業績報告。截至6月末,公司實現營收35.29億元,同比增長16.64%;對應歸母凈利同比增長10.07%至9.2億元。
業績增速放緩
按季度拆解,舍得酒業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約5.69億元、3.5億元,依然是接近六四分的結構,其中二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為14.83%,跑贏春節消費高峰所在的一季度的7.34%。
若將時間線拉長會發現,二季度的增長對舍得酒業上半年整體業績拉動依然有限。一個事實是,這是舍得酒業近三年里盈利增速最慢的上半年。東財Choice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舍得酒業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347.94%、13.6%,均高于今年上半年的同期增幅。
放緩的一個原因是產品結構變化,即以沱牌特級T68、沱牌六糧為代表的低檔酒增速高于以智慧舍得、舍之道、沱牌曲酒等為代表的中高檔酒,繼而導致盈利能力走低,盈利增速放緩。
沱牌特級T68、沱牌六糧 吳典攝
舍得酒 吳典攝
上半年,舍得酒業中高檔酒實現收入27.6億元,同比增長14.6%,來自低檔酒的收入同比增長23.8%至5.1億元。若按季度分拆,第一季度中高檔酒、低檔酒的同比增速分別為6.05%、13.21%,該指標在第二季度分別為30.8%、34.4%。
這樣的增長結構也導致中高檔酒在舍得酒業主營業務的收入占比開始下滑。
上半年,中高檔酒在公司主營業務營收中的占比為79.1%,較去年同期的80.1%下滑1個百分點。雖然這一變動不大,但足以動搖一些指標。
參考東方證券在近日發布的一則研報,內容提及舍得酒業今年上半年毛利率為75.6%,較去年同期下滑約2.6個百分點,“預計因產品結構下滑”;浙商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二季度毛利率下滑主要受中高檔酒占比下滑影響。
此外,夜郎古的虧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舍得酒業的業績。
2022年10月,舍得酒業正式進軍醬酒,與夜郎古酒成立合資公司夜郎古酒莊,但截至目前,夜郎古仍處于導入期。據浙商證券數據,上半年,夜郎古貢獻營收0.75億元,利潤虧損0.16億元,“預計公司下半年會加大對于夜郎古的賦能,包括品牌、人員、銷售政策等。”
經銷商換血
在舍得酒業的財報中,另一個被關注的因素是經銷商變動。
在舍得酒業的銷售體系里,經銷商、煙酒店是核心終端,截至6月末,這些批發代理渠道為公司帶來收入約30.2億元,約占酒類產品總銷售收入的92.3%,重要性可見一斑。
報告期內,舍得酒業新增經銷商450家,退出203家,期末擁有經銷商2405家,較2022年末增加247家。這是一組乍看亮眼卻經不起推敲的數據,結合其他情況會對公司經銷商變動了解得更為清晰。
今年一季度,舍得酒業新增經銷商數量為198家,退出71家;以此倒推第二季度新增數量為252家,退出132家,為一季度退出數量的1.86倍,相當于每個月有44家退出。盡管整體經銷商在新增數量的對沖下保持了凈增長,但依然無法抹除第二季度大量退出的事實。
大量新增與退出,也意味著舍得酒業的今年上半年經銷商系統波動較高,以此前同為復星旗下的金徽酒為例,其上半年新增供應商156家,退出84家。
對于此中緣由,《國際金融報》記者向舍得酒業方面發送郵件求證,但截至發稿仍未獲得回應。
市值縮水成難題
高管增持計劃也是外界關注舍得酒業的重點。
今年2月以來,舍得酒業股價在達到212.86元的階段性高點后便一路下行,截至8月21日累計跌超37%,市值蒸發近四成。
對股價下行忍無可忍的投資者們開始向舍得酒業獻策,互動平臺上,不少人問及公司高管是否有增持計劃,未明確回復投資者的舍得酒業在8月18日晚間祭出一份回購計劃。
根據該則公告,舍得酒業擬以不超210元/股(含)的價格回購公司股票,對應投入資金不低于1.85億元(含)且不超過3.7億元(含),皆為自有資金。若按210元/股的上限價格計算,則公司回購股份數量約88萬至176.2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約為0.26%至0.53%。按計劃,這些回購的股票將用于員工持股計劃。
或是受該持股計劃影響,8月21日,舍得酒業以131元的價格低開,期間一度跌至129.05元,最終報收133.42元,跌幅1.46%,在整個A股白酒板塊中的跌幅領先。
數據顯示,截至收盤,舍得酒業當日成交量7.91萬手,成交額10.49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出1.17億元,占總成交額的11.19%。
當天,舍得酒業乘機下場,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68萬股,最高回購價為135.07元/股,最低130.81元/股,耗資9116.48萬元,占當下總股本比例為0.2%。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