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G、3G、4G到5G,我們已經見證了ICT技術進步之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及其帶來的巨大經濟和社會價值。
近年來,5G引領數字產業化,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5G商用四年的全球用戶滲透率與4G八年水平相當,5G網絡規模全球前二十大運營商平均ARPU值增長了10%,取得了穩健的商業回報。同時,5G加速賦能了產業數字化,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全球范圍內,5G已在制造、港口、礦山、油氣、醫院等超過1.7萬個專網項目中得到了規模應用。
(資料圖)
隨著以5G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日益深入到千家萬戶、千行百業的各個領域,數實融合邁向“數智經濟”的新階段,如何才能錨定新的航向,步步為“盈”跑出加速度?我們不妨聽聽領先者怎么說。
在2023 MWC 上海期間,華為高級副總裁、運營商BG總裁李鵬發表了《共創5G新價值,共營數字新紅利》的主題演講。他認為,產業界需要共同創新,不斷滿足“聯人、聯家、聯行業、聯物、聯車”等場景下躍升的業務需求,持續創造5G新價值,進而激發更多的數字紅利。
聯人:體驗追求永無止境,流量紅利持續釋放
GSMA智庫預計,到2023年底,5G移動連接數將增長約50%達到15億。Omdia則認為,到2026年,5G將超越4G的領先地位,成為中國移動市場中主要技術,到2028年底,5G將占總移動訂閱量的65.1%。龐大的個人用戶群體對極致數字體驗的追求,將激發更多的創新內容和應用,持續釋放流量紅利。
面向未來,中國運營商正在積極推進新通話、云手機、裸眼3D等創新應用上市。其中,新通話應用將幫助運營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在親情交流、企業客服等場景下面對面的溝通需求;云手機應用在突破穩定性難題后,將加速釋放云游戲、移動辦公等場景需求;裸眼3D產業鏈加速成熟,“身臨其境”的視聽體驗,讓體驗過的用戶贊不絕口。
這些應用將開啟用戶體驗的新紀元,激發十倍的流量,推動5G網絡邁向萬兆新時代。比如裸眼3D內容產生的流量是2D視頻的3-10倍,以單個用戶為計,新通話每周或云手機每天將產生1G以上的流量。
因此,5G網絡需要更加豐富的頻譜資源,如6G赫茲、毫米波等新頻譜,來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體驗需求。Sub100G全頻譜走向5G新空口(NR,New Radio)已成為大勢所趨。在6G赫茲方面,華為已經聯合運營商完成技術驗證,可實現10Gbps的下行速率以及與C波段頻譜“同站點,共覆蓋”的能力。
聯家:場景需求不斷涌現,激發智慧生活紅利
消費者對極致體驗的需求同樣會擴展到家庭場景,激發諸多基于家庭場景的新業務形態。家庭網絡服務能力亟需持續提升,讓智慧的生活能夠觸及家庭的每一位成員、每一個角落。
未來十年,“智慧家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其場景化需求呈潮涌之勢,裸眼3D、家庭看護、全屋智能等業務走向規模發展。以代表著家庭視聽業務發展方向的裸眼3D為例,裸眼3D大屏幕電視可采用光場技術,支持高達96個視點的多視角觀看,播放8K 3D內容時下行峰值速率接近10Gbps。家庭寬帶體驗將向“專線”看齊,進入萬兆時代,同時提供盡可能低的網絡時延、盡可能多的智能設備聯接數。
為了幫助運營商更好地滿足家庭場景化需求、更快地釋放智慧生活紅利,華為發布了5G FWA Square解決方案,包括滿足高速業務需求的FWA Pro、高性價比的FWA Lite、面向行業市場的FWA Biz,匹配三種不同的商業場景。
同時,面向光纖寬帶市場,華為與運營商合作,持續創新,推動FTTR技術升級、商業升級。基于FTTR提供的全屋千兆WiFi能力,運營商在商業創新上游刃有余,比如可針對細分人群發展直播寬帶、游戲寬帶、辦公寬帶等場景寬帶產品,可升級智能家居業務,實現可自由組合的場景化解決方案。根據先發市場的數據統計,FTTR可以幫助運營商提升30%以上的家寬ARPU,同時大幅降低用戶離網率。
聯行業&聯物:深入生產系統,開拓萬億新空間
在千行百業的數字化過程中,可以看到企業數字需求正沿著生產流程不斷深入,大批針對5G網絡的新能力需求正在涌現,諸如更高可靠、更低時延的確定性網絡,更低功耗、甚至0功耗的物聯網聯接等。通過滿足這些需求,5G將會改變運營商企業市場服務的邊界,打開萬億市場新空間。
以自動化控制為例,對比港口天車等人機遠控場景的網絡要求,制造工廠自動化對網絡的要求更高,網絡時延要小于10ms,而可靠性要達到5~6個“9”。5G網絡持續增強,才能滿足生產核心領域的需求。華為聯合運營商和產業伙伴,打造了業界首條5.5G柔性試制產線,引入了雙發選收、上下行確定性調度等創新技術,通過高并發、高確定性的網絡聯接,滿足了4ms的網絡時延與超高網絡可靠性。
物聯網市場的持續增長扎根于產業數字化需求的深化,離不開5G技術的持續創新。RedCap支持中高速聯接、NB-IoT聚焦低功耗廣覆蓋場景、Passive IoT未來可取代RFID技術,這三類技術將催生千億物聯空間。
令人振奮的是,華為已經聯合行業伙伴在電力、制造、能源等領域,完成了RedCap在SLA保障、容量體驗等場景下的驗證。可以說,RedCap產業已經成熟,規模商用正當時。
聯車:東風已至,開啟運營商新航道
伴隨智能汽車與車聯網產業的不斷推進,智能網聯車東風已至,信息通信服務將在智能車聯、車路協同、萬智互聯等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5.5G網絡可增強車輛感知能力,助力車路協同的進步,逐步滿足智能紅綠燈、雨霧天行車、超視距感知等用戶出行需求,為智慧交通和安全出行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目前,感知車聯網場景已在杭州得到驗證,能緩解約20%的擁堵、減少約60%的交通事故。隨著網絡能力的提升和場景驗證的成熟,李鵬建議運營商可以考慮拓展“智能交通服務”的新賽道,積極探索“聯接+NaaS”的全新商業模式。
此外,L4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預計將在2025年開始規模化應用,帶來巨大的算力與網絡需求。例如無人車運營一天要產生數百TB的海量數據,其中約1TB左右的數據需要回傳到云端,用于AI模型的訓練與算法更新。之前這些數據受限于網絡能力,只能靠人工離線篩選與拷貝,效率極低,而采用基于5.5G千兆上行和穩定低時延打造的無人車專網,現在能實時同步到AI邊緣節點與中心節點,實現算法小時級更新。通過滿足自動駕駛汽車產業海量的“算力上云、實時智算”需求,運營商將獲取“聯接+計算”模式的全新增長機會。
未來已來,面向個人、家庭、企業、車聯等業務場景,新業務、新體驗、新場景需求對網絡能力提出更高的訴求。‘下行萬兆、上行千兆、千億物聯’等網絡能力的持續增強,將為運營商在5.5G時代開辟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5.5G首個3GPP標準R18將于2024上半年凍結。正如“時不我待”這一大會主題,隨著標準的快速推進,全產業是時候攜手努力,加速創新發展。包括發布更多支持新頻譜的5G芯片、物聯網模組與終端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積極試點新通話、裸眼3D等創新業務,進一步探索感知車聯網、無源物聯網等場景應用,來為5.5G的如期而至做好準備。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