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盤,年前一度燥熱的熱泵概念股走強明顯,截至發稿,日出東方一字漲停,大元泵業漲超8%,泰福泵業漲超6%,騰龍股份漲超4%,申菱環境、瑞德智能漲超3%。
消息面上,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于美東時間3月1日在特斯拉投資者日活動上公布了“宏圖第三篇章”,詳細介紹“通往地球完全可持續能源未來的道路”。其中包括讓家庭、企業、工業都轉向熱泵。
東吳證券指出,在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全球各國積極布局熱泵、推出支持政策及熱泵部署目標、驅動熱泵行業快速發展。同時隨著熱泵技術不斷成熟、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光伏熱泵、新能源車熱管理系統、烘干等滲透率持續提升,需求長期向好。
(相關資料圖)
海外空間打開,歐洲作為主要銷售市場前景廣闊
空氣能熱泵是國內熱泵行業中的重要細分品類。主要用于家用和商用熱水、采暖、烘干等領域。
從技術方面來看,空氣能熱泵基本原理與空調行業相關技術具有相似性,但在換熱器等核心換熱部件的設計、智能除霜技術方面不同于空調的使用技術。從使用效果來看,空氣能熱泵有效利用了空氣熱能這一可再生能源,運行中可以做到零污染。
相較空調、熱水器,熱泵具有更為節能環保、使用體驗優、適用范圍廣、運行費用低等優點,劣勢主要體現為前期購買及安裝成本較高、設備體積較大。
海外熱泵技術較為成熟,美日滲透率相對較高,2010-2020年全球熱泵安裝量CAGR6.4%、2020年共安裝1.77億臺,2021年銷量增13%。我國熱泵行業發展受政策驅動特征明顯,雙碳政策推動下熱泵21年總銷量增13%、空氣源熱泵市場規模增24%達227億元。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歐洲能源價格飆升拉動熱泵類產品需求快速增長,熱泵類產品相較普通以直電、天然氣為動力源的產品更為節能、高效。受歐洲熱泵需求暴漲拉動,2021年我國空氣源熱泵出口額同比增長93.63%達到48.6億元。
根據海關數據,2019-2021年,我國空氣能熱泵出口額復合增速為71%,呈現加速增長態勢。
分區域來看,歐洲是主要銷售地區。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中國對歐洲出口空氣能熱泵金額近6億美元,占比空氣能熱泵外銷額73%。
此外,歐洲能源緊張,天然氣價格走高,空氣能熱泵采暖機組有望替代原有取暖產品。能源價格上升對歐洲空氣能熱泵采暖機組放量有催化作用,但即使未來能源價格回落,在歐洲政策推動下,海外需求仍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東吳證券指出,在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全球各國積極布局熱泵、推出支持政策及熱泵部署目標、驅動熱泵行業快速發展。同時隨著熱泵技術不斷成熟、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光伏熱泵、新能源車熱管理系統、烘干等滲透率持續提升,需求長期向好。2030年全球潛在熱泵市場規模達2萬億元以上,其中歐洲當前熱泵滲透率較低、長期提升空間大、2021-2030年市場規模CAGR有望達26%,我們基于中國熱泵滲透率進行測算、預計中國熱泵銷量2020-2030年CAGR有望達15-19%。
行業發展短、中、長期驅動力充足
基于IEA預測,至2025年/2030年全球熱泵安裝量將分別達到2.83/6億臺,以2020年熱泵銷量為基數CAGR分別為10%/13%。以2022年我國熱泵出口均價0.7萬元/臺進行估計,至2030/2050年熱泵市場規模分別達2.0/4.2萬億元。更長期來看, 2050年熱泵占供暖需求份額有望進一步增長、達55%,較2030年預計的20%滲透率實現翻倍。
華創證券認為,行業發展短、中、長期驅動力充足。
短期來看:
1)節能降費需求:經測算,空氣能熱泵相比電加熱系統/天然氣/燃油/液化石油氣分別可以為家庭節省約60%/50%/18%/12%的費用。在歐洲能源價格上漲的背景下,這成為短期推動歐洲熱泵需求爆發的主要因素;
2)政策刺激:部分歐洲國家采取財政補貼與強制性措施并行,共同推動采暖能源轉型,熱泵乘政策東風加速發展。
中長期來看:
1)碳中和目標:歐洲碳中和為大勢所趨,經測算,用空氣能熱泵供暖相比電加熱系統/天然氣/燃油/液化石油氣分別可降低碳排放約60%/50%/64%/57%,熱泵或將成為突破歐洲家庭能耗效率瓶頸的重要途徑;
2)補足歐洲潛在空調需求:歐洲氣溫變暖速度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熱泵憑借節能省電的優勢可對空調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替代,補足歐洲潛在的空調需求;
3)多元應用場景拓展:除家用供暖、熱水以外,熱泵還可應用于工業、農業、車載等領域,促進長期需求。
信達證券認為,據統計,未來五年歐洲將累計新增1000萬臺熱泵產品,我國家電廠商作為全球空調暖通行業的代表企業,在熱泵領域也已做出系統布局,但家電企業在未來長期的熱泵競爭中更加具備優勢。
關鍵詞: 喜獲特斯拉投資者日點名 熱泵概念股再獲資金追捧 相關概念股發力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