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期間,中國消費者協會利用互聯網輿情監測系統對6月1日—20日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并于近日發布了“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中消協“點名”了哪些消費者重點維權的領域?這些消費問題緣何產生?如何改善消費環境?
01
(資料圖片)
今年“618”線上線下銷售火爆
維權集中在網絡購物、演出票務等方面
第三方平臺供給數據顯示,今年“618”全網總體銷售額7987億元,同比增長14.7%。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6月1日—18日全行業共攬收快件31.9億件,同比增長26.6%。
中消協表示,與線上傳統電商和直播電商熱鬧的“對臺戲”同步,今年“618”線下不同行業不同場景的促銷同樣火熱。中消協新聞部張政稱,依托城市綜合體或獨立開展的時裝秀、迷你音樂節、游園會等一系列形式豐富多樣的線下活動,吸引了大批年輕消費者。
中消協發布報告顯示,今年“618”期間消費維權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網絡購物、演出票務、權益規則等方面。其中:
■ 網絡購物方面
中消協共收集有關“網購”類負面信息2942137條,今年“618”期間,網購相關輿情較平穩,網友集中反映的情況較少,輿情多以個案形式呈現。
張政:有媒體報道稱,杭州市一位消費者從電商平臺網購一臺西門子冰箱,但收到貨后發現其并非商家宣傳的西門子品牌,而是“小鴨”牌,網購冰箱貨不對板。?
此外還有消費者網購醬油,開瓶使用后發現活蟲子等等。?
■ 演出票務方面
監測期內,中消協共收集有關“演出票務”類負面信息1097844條,負面信息呈集中趨勢。其中,嵩山音樂節疑似跳票、“五月天”演唱會訂單異常引發不少網友質疑。
張政:“618”期間, 嵩山音樂節退票事件引發關注。網友反映,6月15日18點,嵩山音樂節門票在大麥網開售,此前預填寫的23號門票疑似“跳票”為24號,且平臺不提供退票服務。而大麥網則對此回應,不存在跳票情況,目前不支持退換票。?
此外,“五月天”演唱會訂單異常的情況也引發消費者吐槽,有數百名網友在購票平臺“紛玩島”購買“五月天”演唱會門票遭強制退票,平臺稱是違規產生異常訂單,但網友卻表示購買途徑正規。?
■ 權益規則方面
監測期內,中消協共收集有關“權益規則”類負面信息579345條,關注焦點主要在藝人胡兵東航50萬積分被清零事件,此外,女子吐槽百果園使用團購券被區別對待事件也引發媒體關注。?
02?
“促消費、提信心”仍存短版
經營主體要構建更具誠意的商業模式
中消協指出,本次監測期內消費回暖態勢明顯,但網購、商演等消費場景中的輿情聚集,以及不同場景中規則與權益互動博弈,說明相關經營主體在“促消費、提信心”方面仍然存在明顯短板。
■部分電商平臺在對集中促銷期內商品質量的把控方面存在短板
張政:網購“西門子”收貨“小鴨”,賣家客服“為保證西門子的市場,不能掛西門子的牌子”的說辭顯然自相矛盾,商家的貨源規范與促銷動機,都經不起“誠信”二字的檢驗與推敲。而更需要追問的是,平臺對這樣的“異常”商家、蹊蹺交易,是否盡到了必要的“形式審查”,有沒有實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對此中消協建議,要持續強化電商平臺的合規經營,呼吁商家與平臺企業加強“自律”,持續強化對電商營銷促銷活動中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督管控。
■作為商演消費市場重要支撐的票務規范管理與技術支撐存在短板?
近年來,節目內容豐富、演出類型多樣的商演業態蓬勃興起,對拉動文化消費、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演出的內容審核、票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影響了演出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張政:從本次輿情監測中發現的兩個事例來看,引發消費者質疑追問的都指向票務銷售平臺。“疑似跳票”與“訂單異常”的背后,是技術故障還是人為干預?主辦方除了承諾“盡量解決問題”,還應有一追到底的決心和讓購票者滿意的解決方案。
對此中消協指出,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加強演出票務運行、票源流向的監督管理,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演出票務監管服務平臺,實時監測演出票源及流向,推動票倉公開透明,促進演出票務公平交易。
■部分企業在“從消費者權益視角出發”制定執行規則方面存在短板
張政:東航依據規則對50萬里程積分清零的做法或許“符合規定”,但這一舉動明顯背離了企業回報與維系客戶的初衷。如果企業能夠更多地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就一定會找到比僅僅發送短信更加穩妥、靈活的告知提醒渠道,比直接“清零”更加完善、更有溫度的“會員留駐”方案。
中消協表示,各類經營主體要尋找并構建更具誠意、更顯善意的商業模式,滿足更加多樣、更重品質的消費訴求,與政府、行業共同努力,打造更健康理性、更高質量的消費環境。
關鍵詞: